Wednesday 25 June 2014

阿拉伯最知名的基督徒歌手─費魯茲(فيروز)

費魯茲是阿拉伯世界最響盛譽的歌手之一,她是阿拉伯世界響有"阿拉伯歌曲女帝"(امبراطورة الأغنية العربية)封號的著名歌手,能有同等稱號只有另外三人,埃及的烏姆‧庫蘇姆(أم كلثوم)、阿爾及利亞與黎巴嫩混血的瓦爾妲‧阿爾賈札莉雅(وردة الجزائرية),以及黎巴嫩的薩芭赫(صباح)。費魯茲在其歌唱生涯演唱歌曲超過1500首,其中只有約800首發行上市。費魯茲最活躍的期間在1960-70年代,最初其歌曲多被製成卡帶,但在今日,她在阿拉伯世界仍享有眾多歌迷,許多專輯也被重製成CD。她在阿拉伯世界的稱號高達有21種之多,包括"赴星星的大使"(سفيرتنا إلى النجوم)、阿拉伯大使(سفيرة العرب)、黎巴嫩的雪松(شجرة الأرز اللبنانية,註:雪松為黎巴嫩國寶)、天堂的吉他(قيثارة السماء)、天使之聲(الصوت الملائكي)、不朽之聲(الصوت الذي لايموت)與愛之聲(صوت الحب)等等。

費魯茲音樂影片:《在舞步的螺旋中》(دوارة عالدوارة)(附自製中阿雙字幕),其內容節錄自1967年電影《鄂圖曼徵召令》(سفر برلك)片段


費魯茲音樂影片:《眾城中的孤芳》(زهرة المدائن)(附自製中阿雙字幕) ,影片內容來自1964年的國際雪松音樂季(حفلات مهرجان الارز الدولي),該曲以耶路撒冷為題,觸動阿拉伯大眾心旋,而被廣泛流傳與翻唱,該曲在阿文維基亦享有一獨立頁面

費魯茲音樂影片:《吹拂在我們的微風》(نسم علينا الهوا)(附自製中阿雙字幕),其內容節錄自1971年電影《警衛之女》(بنت الحارس)片段

費魯茲於1935年,出身於貝魯特的基督徒家庭,其父親信奉敘利亞安提阿正教會(ܥܕܬܐ ܣܘܪܝܝܬܐ ܬܪܝܨܬ ܫܘܒܚܐ),母親則屬馬龍派教會(ܥܕܬܐ ܣܘܪܝܝܬܐ ܡܪܘܢܝܬܐ ܕܐܢܛܝܘܟܝܐ)。費魯茲本名努哈德‧莉茲克‧瓦迪雅‧哈達德(نهاد رزق وديع حداد)。努哈德小時候生性害羞,在學校很少朋友,童年常都陪祖母玩耍,或幫忙家中雜務。努哈德幫忙打水時,可以一路唱歌的走到小溪,再一路邊唱邊扛著水的走回家。努哈德的歌唱才能最終被學校發現,並常代表學校表演,也因此為音樂家穆罕默德‧法利菲爾(محمد فليفل)所發掘。法利菲爾推建讓努哈德就讀音樂學校,其父親最初拒絕,但後來決定在讓其兄陪同的條件下,讓努哈德就讀音樂學校。努哈德在音樂學校學習了中東與西方之各類歌曲,以及可蘭經朗頌。


11歲時的費魯茲
11歲時的費魯茲(圖左)與其母麗莎‧布斯塔妮(ليزا البستاني)


費魯茲最後跟隨了其父的敘利亞安提阿正教會信仰,並也歌唱基督教歌曲(來源:MTV Lebanon)

 演唱阿文聖誕歌曲的費魯茲,雖然聖誕節在東亞已被商業化成世俗節日,但聖誕節在中東還是被當成宗教節日對待,非基督徒出身歌手也不會公開演唱聖誕歌曲

一廣播電台所有人在參訪音樂學校時,聽到努哈德的歌聲,對其廣泛的音域與可塑性贊歎不已,尤其贊賞其阿拉伯音樂與西方音樂皆能精彩詮釋之音域。努哈德被給予機會表演,並被起了藝名費魯茲(فيروز),其阿拉伯文的意思是"綠松色"。費魯茲在電台認識了從事音樂創作的拉赫班尼兄弟(الأخوان رحباني),並與其中的長兄艾席‧拉赫班尼(عاصي الرحباني)相戀。專長阿拉伯歌曲的艾席,開始依費魯茲獨特的歌聲所譜曲,兩人的合作大受好評。1955年,兩人於貝魯特的希臘正教聖母領報堂(كنيسة سيدة البشارة للروم الأرثوذكس)成婚,開始了婦唱夫隨的年代,也開始了費魯茲的黃金時代。1962年,費魯茲的唱片銷量突破一千萬張,成為第二位達到此記錄的阿拉伯女歌手,第一位則是埃及的烏姆‧庫蘇姆。


費魯茲與艾席‧拉赫班尼之結婚照
費魯茲廣泛的音域與可塑性允許其演唱各類歌曲,例如爵士風格的《可人的小姐》(البنت الشلبية),但因為地方市場需求,以及其丈夫艾席‧拉赫班尼之專長,費魯茲之知名作品多以傳統阿拉伯歌曲為主

由於拉赫班尼兄弟也擅長製作音樂劇,費魯茲也出演了十五部音樂劇與三部包含大量音樂劇元素的電影,許多名曲也從其中所出。由於太多作品不可能一一介紹,在此僅介紹三部電影與其中歌曲,還有具特殊意義的音樂劇《佩特拉》(بترا)。

費魯茲第一部音樂劇電影是《戒指商人》(بياع الخواتم),故事是在講一個吃飽太閒的村長嫌日子太平淨,就編了個全村宿敵拉賈赫(راجح)的虛構人物。然後村中無賴就開始搞偷竊,並怪罪到拉賈赫身上。然後剛好又來了一個陌生的彪形大漢叫拉賈赫,雖然他只是來賣戒指,但當然搞得一片混亂。主角當然是費魯茲,演飾希望阻止村長胡編故事的姪女莉瑪(ريما)。作曲也當然是拉赫班尼兄弟。

 《戒指商人》劇照,費魯茲身前則是飾演村長大叔的黎巴嫩名歌手納斯里‧夏姆席丁(نصري شمس الدين)
 《戒指商人》名曲《說來又不來》(تعا ولا تجي)音樂影片,正如其名,唱的就是許多情侶約會常上演的老梗戲碼

《戒指商人》歌曲桑尼山的山鶉(يا حجل صنين),輕快的結奏與前述《說來又不來》風格迥異,而且融入了達布開舞曲(دبكة)的要素。由於達布開舞是黎凡特地區(بلاد الشام)盛行的傳統舞蹈,在音樂劇與電影中,常看到費魯茲演唱,帶著舞者們的達布開舞,文章開頭的《在舞步的螺旋中》亦是如此。有趣的是,費魯茲永遠只純唱歌,而不會自己下去跳,似乎可推斷費魯茲不擅舞蹈。不過她只要歌唱的好,應該也沒人介意。

接下來介紹的,則是1967年的《鄂圖曼徵召令》(سفر برلك),鄂圖曼徵召令(سفر برلك)在阿文中是專有名詞,專指鄂圖曼帝國在巴爾幹戰爭與一戰時,強徵阿拉伯人赴往前線的措施,該措施所造成的骨肉離散常成為阿拉伯文學作品之悲劇主題。此部影片場景設在一戰時期,當時受民族主義思潮影響,黎巴嫩的阿拉伯人也開始反抗鄂圖曼統治,而鄂圖曼為儲存戰備軍糧,並挫折叛軍士氣,大量徵收阿拉伯人的收成,敢抗命者就送去鄂圖曼前線,而當地村民也試圖在鄂圖曼軍隊的監控下,設法私藏村民自己的食糧。費魯茲飾演女主角,村女愛德拉(عدلة),而她的丈夫艾席‧拉赫班尼則飾演愛德拉的未婚夫阿布‧艾哈邁德(أبو أحمد)。作曲當然還是拉赫班尼兄弟。

 《鄂圖曼徵召令》名曲《呀!鳥兒!》(يا طير)。該曲雖然走的是60、70年代的風格,但今日聽起來仍然是相當動聽,也無怪乎費魯茲被稱作是"不朽之聲"。其實一開始原本想給這首配中文字幕,但大家也知道""在中文有不好的雙關語義,感覺翻了反而會喪失美感,所以就作罷了。順帶一提,鳥(طائر)在阿拉伯文中是來自字根"飛的東西",所以沒有中文不好的雙關意涵。

《鄂圖曼徵召令》名曲《呀!莊園的主人!》(يا أهل الدار)。開頭前奏先是由男歌手們合唱,訴說在鄂圖曼統治下的困境。在一分半左右,大家開始拍桌子那刻,才開始正曲,莊園主人費魯茲也才開始演唱。費魯茲的丈夫艾席‧拉赫班尼在本作中也有登場,就是在一分四十七秒左右走向櫃檯的男人,不過在一堆男歌手中感覺存在感相當薄弱。可合理推斷艾席‧拉赫班尼擅長作曲,但不擅演唱,這樣的人確實是費魯茲的最佳的組合

《鄂圖曼徵召令》歌曲《利口酒》(عنبيه)。相信有些讀者,難免會有阿拉伯人不喝酒的刻板印象,其實這樣的刻板印象,只能說是半對。在海灣國家,傳統的阿拉伯人確實很多是滴酒不沾的,但在地中海岸,光就當地物產來講,就不可能沒有飲酒的傳統。當然,宗教的影響力也是有的,地中海阿拉伯人飲酒比起歐美自然節制許多,不喝酒的人比例也比較高。很明顯的,宗教不會完全地改變一個地方的文化,而是與當地文化融合後,產生一個折衷性的文化。

費魯茲最後一部電影是1971年的《警衛之女》(بنت الحارس),劇情是在說村人為了省錢,就把村裡警衛給解僱,逼得警衛跟飾演警衛之女的費魯茲,只得離鄉工作。但此後村內就開始遭小偷,只好再把警衛給請回來,警衛一家也得以回鄉。劇情上比較沒有高潮迭起,電影受歡迎程度也不如前兩作,但在音樂的成就上反而頗高,好幾首名曲都出自本作。感覺整部電影比較像是超大卡司的費魯茲音樂影片合輯。


 《警衛之女》名曲《請神讓莉瑪入眠》(يالله تنام ريما),一整個很阿拉伯曲風的安眠曲。值得一提的是,歌曲中神的用字是用"阿拉"(الله),雖然各國穆斯林對該詞的大量使用,很容易讓人誤會該詞是伊斯蘭專有名詞,但阿拉伯基督徒一樣會使用該詞來指稱神。更早以前的中東猶太人想必也是,不過以色列建國後,就很少有阿語母語的猶太人了。

《警衛之女》名曲《滴!滴!滴!撒拉曼的媽媽》(تك تك تك يام سليمان),是費魯茲頗受歡迎的兒歌歌曲,也是許多阿拉伯人兒時的甜美回憶

《警衛之女》名曲《飛吧!風箏》(طيري يا طيارة),在阿拉伯世界一樣是頗受歡迎的名曲,但因為走得是相當傳統的阿拉伯曲風,沒聽阿拉伯傳統音樂的聽眾可能會不太習慣

前面曾說音樂劇《佩特拉》有著特殊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樣特殊的意義呢?這必需從費魯茲與其夫拉赫班尼對政治上的堅持說起。費魯茲拉赫班尼在政治上都是積極的,這點光從文章開頭的《眾城中的孤芳》就不難發現,而該曲也明顯地為巴勒斯坦基督徒與穆斯林發聲,反對以色列的軍事侵佔與種族隔離。這對基督徒夫婦,在政治立場上一向是相當泛阿拉伯主義(وحدة عربية),自然不會符合西方媒體對阿拉伯基督徒的"期望"。早在1956年,蘇伊士危機暴發,費魯茲拉赫班尼的原屬電台,作為英法列強的喉舌,不斷散佈埃及方的負面新聞,支持英法繼續佔有蘇伊士運河。費魯茲等人就離開了該電台,組成了獨立的製作團隊。1969年,費魯茲接到要求,要她演唱歌曲,贊揚阿爾及利亞總統胡阿里‧布邁丁(هواري بومدين),費魯茲斷然拒絕,稱她願意為國家或人民歌唱,但不會為偶像歌唱。費魯茲的歌曲在黎巴嫩電台被禁播六個月,但該事件只是增加費魯茲的支持度。

 70年代的費魯茲

1975年4月13日,以黎巴嫩作為攻擊以色列據點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منظمة التحرير الفلسطينية),於不滿其活動,作為基督教鷹派勢力的黎巴嫩長槍黨(حزب الكتائب اللبنانية)暴發一系列武裝衝突。弱小的黎巴嫩政府無力阻止,長槍黨與巴解都犯下數起駭人的平民屠殺事件,由於該類屠殺都針對平民信仰,衝突最終演變成黎巴嫩基督徒與穆斯林之內戰。1978年,以色列正式軍事介入,並刻意激化黎巴嫩基督徒與穆斯林對立。勇敢而愛國的費魯茲,從未因內戰而逃離祖國,她與丈夫仍住在黎巴嫩境內,但取消了大部份的現場演唱。支持阿拉伯人團結的費魯茲與拉赫班尼,當然無法同意長槍黨與巴解的做法,並嚴厲批評黎巴嫩的派系對立。費魯茲與拉赫班尼也將言論給付諸實踐,他們在1978年在分裂的黎巴嫩公演音樂劇《佩特拉》,因應黎巴嫩分裂,費魯茲進行了兩次公演,一次在基督徒的勢力範圍,另一次在穆斯林的勢力範圍。該音樂劇主要在訴說統治佩特拉古城的弱小古國,飽受外來列強威脅,實際上也在諷刺黎巴嫩的現況。

《佩特拉》音樂劇歌曲《別輕看我的國家》(بيقولوا زغير بلدي),暗喻了費魯茲對派系分立的反彈,以及她的愛國情操

《佩特拉》音樂劇橋段《我的故土佩特拉》(بلدي بترا)

在去年年底,費魯茲之子齊雅德‧拉赫班尼(زياد الرحباني)表示,費魯茲對真主黨(حزب الله)有所好感。或許對許多只接受西方媒體訊息的讀者,很難理解為何基督徒會支持真主黨,但其實上一段中已提供些許端倪。真主黨最初與黎巴嫩基督徒關係並不好。但在以色列的催化下,黎巴嫩內戰延續了超過十五年,死傷高達數十萬。最初,以色列的軍事介入獲得許多鷹派基督徒的支持,但隨著十多年來厭戰情緒的高漲,以軍最終成為人見人罵的過街老鼠。反對以色列的鴿派基督徒政黨─自由愛國運動(التيار الوطني الحر)也與真主黨組成同盟關係,這個同盟致今依舊鞏固。西方報章雜誌多選擇忽略,或去負面地報導這樣的現象,費魯茲的立場也絕非特例,另一名知名基督徒歌手茱莉雅‧布特魯斯(جوليا بطرس)甚至為真主黨製作音樂影片,並將所得捐贈給2006黎巴嫩戰爭受害者,有興趣了解黎巴嫩基督徒對真主黨的支持,以及真主黨願與基督徒合作的開放態度,可參考本則英文訪談腳本。或許我們可以說,以色列一再嘗試以軍事打擊黎巴嫩,反而促成真主黨的掘起。

 基督徒政治家米歇爾‧烏恩(ميشال عون)與真主黨領袖哈桑‧納斯魯拉(حسن نصرالله)之政治海報,下面阿文字義為"我們的領導、我們的領袖"(سيدنا قائدنا)。

費魯茲之子齊雅德‧拉赫班尼,黎巴嫩作曲家與政治評論家,在艾席‧拉赫班尼死後,齊雅德最終繼承了其父為費魯茲編曲的工作

到這裡,或許有讀者會以為,費魯茲的黃金時代因為黎巴嫩內戰而終,實則不然。在內戰期間,費魯茲仍繼續歌唱工作,雖停止了大部份國內的公演,但仍會舉行海外公演。費魯茲黃金時代的終結,是因為失去她最重要的工作搭檔,也是她丈夫的艾席‧拉赫班尼。早在1972年,拉赫班尼就曾因腦溢血而住院,雖然在三次開刀,與大批粉絲的祈禱後,他的病情得到控制但在1979拉赫班尼的病情再度惡化,而無法繼續作曲。在1986年,拉赫班尼在昏迷數週後過世,貝魯特的基督徒與穆斯林特別為此臨時停火,以共同舉辦他的葬禮。齊雅德‧拉赫班尼同時繼承了父親的編曲工作與政治理念,齊雅德在政治上反派系分割與保守主義的活動,比父親更為積極,但在為費魯茲的編曲上,始終無法如長期與費魯茲的搭擋的父親一樣,編出能完美襯托不朽之聲的歌曲。78歲的費魯茲,至今仍未退休,但晚年的新曲,其歡迎已無法與艾席‧拉赫班尼所編之經典比擬,費魯茲的公開表演也多以當時的懷舊老歌為主。

1976年費魯茲在開羅的公演曲目《搖下咖啡機》(دقوا المهابيج),其實مهابيج也可以作為搗米樁或是鼓的意思,讓我一開始一度以為歌名是"打鼓",結果整首歌一直在唱咖啡,"搖下咖啡機"這種主題未免也太阿拉伯一點,還有那個頭巾,費魯茲妳可以再阿拉伯一點呀!

1979年費魯茲在法國的公演曲目《在夏天愛你》(حبيتك بالصيف),這個時候艾席‧拉赫班尼的健康已相當惡化,但其實該曲是早在1970年由拉赫班尼兄弟所共同編製。想畢費魯茲在演唱當時,也在掛念她丈夫的健康吧。

一個害羞的女孩、熱愛歌唱、過度保護的父親、致力於宗教與政治活動、支持阿拉伯世界的團結、支持巴勒斯坦主權、反對以色列的侵占與種族隔離、反對列強的武力介入、祖國陷入派系武裝紛爭、支持與美以對立的政黨組織。費魯茲一生至今,是有如此強烈的阿拉伯色彩。她可能是當代最重要的阿拉伯基督徒之一,但卻在阿拉伯世界以外默默無名,為何如此?或許是因為她不符合國際媒體對阿拉伯基督徒的期待。國際媒體何時才會關注阿拉伯基督徒呢?只有在他們表達親西方立場時?只有在他們被穆斯林打壓時?只有在內戰中他們受到戰火所害時?自敘利亞與伊拉克戰爭以來,多少報導關注在阿拉伯基督徒的窘境,但在戰爭爆發前,他們與穆斯林和平相處那幾百年,又有誰去在意?毫無疑問,費魯茲並不符合國際媒體對阿拉伯基督徒所預期的形象,這讓她的報導變的棘手。當費魯茲公開表示反對以色列,或是支持真主黨時,因為她是基督徒,這讓國際媒體對無法隨便丟個"激進伊斯蘭"的標籤給她,就交差了事。相反的,媒體必需要去深入講解阿拉伯基督徒為何要反對以色列,或是支持真主黨,並仔細檢視完整的政治、歷史、社會以及文化脈絡;或更簡單地,直接忽略,多數國際媒體當然選了後者。那為何以色列迫害巴勒斯坦基督徒時,國際媒體又悶不吭聲,很明顯地,有政治力量在策動特定宗教間的紛爭。

黎巴嫩快閃族在貝魯特機場表演達布開舞,過程中沒有人會在意舞伴的宗教信仰異同,不管是穆斯林或是基督徒

2001年,在黎巴嫩拜特德丁(بيت الدين)公演的費魯茲

費魯茲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所謂的宗教紛爭,背後往往有政治動力的介入。黎巴嫩的基督徒與穆斯林,因為以巴的紛爭而對立,流乾了十幾萬人的鮮血才完結,換來得則是團結反制以色列的入侵的共識,也無怪乎2006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僅幾個月就看苗頭不對倉促撤離。素尼與什葉伊斯蘭在伊拉克和平相處了上百年,沒人在乎,近幾十年來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才在促成素尼什葉政治對立。而國際媒體,則在旁加油添醋地說素尼與什葉是多麼地勢不兩立,而不去討論他們為何可以在一起住那麼久。印巴分治不也如此?去年,緬甸僧侶對穆斯林平民的攻擊行動,不也是如此?依我看,費魯茲不只是"阿拉伯大使"(سفيرة العرب),或是"黎巴嫩的雪松"(شجرة الأرز اللبنانية),而是多元信仰文化下,共存共榮的結晶。我們應多去珍視這樣多元文化的結晶,並避免讓政治力量把這種"結晶"轉化成派系鬥爭的"詛咒"。

最後,讓我們向黎巴嫩的雪松致意,向黎巴嫩基督徒與穆斯林的和平致意




مع السلا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