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釋今日中東白熱化的派系鬥爭,一種相當常見的解釋是「這是素尼派與什葉派的宗教鬥爭,且其起源自約1400年前穆罕默德繼承人的鬥爭,並不斷持續至今。」然而,這種論述,就如同穆斯林與猶太人敵對超過千年一樣,只是一種迷思。支持上述迷思的論述多著重在素尼與什葉的教義差異,伊斯蘭早期的分裂史,接著就直接跳到20世紀後之後的政治糾紛。而其在最大的盲點在於,這些理應互相廝殺的不同宗教派系,是如何在同一片土地上渡過了上千年,卻到了20世紀或甚至21世紀,才開始廝殺,中間的素尼與什葉的關係史也幾乎不被提及。
首先,我們先檢視一下時間點最接近近代的伊斯蘭帝國─鄂圖曼帝國是採行了何種宗教政策,讓今日中東許多地區仍有素尼與什葉並存的現象。鄂圖曼帝國在宗教政策上採用了相當務實的作風,即便鄂圖曼帝國的官方信仰是素尼伊斯蘭,願順服的非素尼派教徒多被接納,甚至被賦予地方的自治權;不願順服者則遭到打壓。以下列舉幾個鄂圖曼治下,非素尼派教徒的歷史。
信仰德魯茲派(درزي),且聽命於鄂圖曼帝國的馬安氏族(الأسرة المعنية)得到了鄂圖曼帝國的認可,並得了黎巴嫩高地(جبل لبنان)的自治權。馬安氏族統治了黎巴嫩高地180年之久,最後因陰謀反叛鄂圖曼帝國,而被推翻,改由德魯茲派推舉的希夏卜氏族(شهابيون)來統治黎巴嫩高地。
而在安納托利亞信奉什葉阿列維派(Alevîlik)的奇茲拜許(قزلباش)部族,則因夥同伊朗薩發維帝國(سلسلهٔ صفويان)對抗鄂圖曼帝國,多次遭到殘酷的打壓與屠殺。相反的,什葉拜克塔什派(Bektaşi Tarîkatı)卻成為鄂圖曼禁衛軍(يڭيچرى)的官方信仰,在鄂圖曼禁衛軍被解散後,拜克塔什派也跟著被禁止,理由是"異端信仰"。
在伊拉克,由於什葉派多接受鄂圖曼帝國統治,鄂圖曼並不干涉伊拉克地區的宗教信仰。在十八到二十世紀,伊拉克有許多部族皆從素尼改宗什葉,什葉派比例不減反增。但統治階層仍為素尼派壟斷。
在黎凡特地區的阿拉维派(علوية),因受到當地素尼統治者忌恨,而不被鄂圖曼帝國承認是穆斯林。阿拉维派一度被打壓,但最終被給予了自治權,但是鄂圖曼帝國不允許阿拉维派居民離開自治區,違反者即遭處刑。阿拉维派也如基督徒一般被課徵重稅。阿拉维派可靠從軍或擔任鄂圖曼官員來免除不平等待遇。在19世紀中,鄂圖曼與埃及爆發衝突時,一些阿拉维派選擇支持鄂圖曼帝國。
從上述的例子不難發現,鄂圖曼的宗教政策所考量的是"政治"而非"教義"。不在清真寺禮拜、有自身宗教經典的德魯茲派,雖與鄂圖曼官方信仰教義差距甚大,但因德魯茲派在地方是強勢族群,又願意接受鄂圖曼統治,而被鄂圖曼賦予了較高的地位。相較之下,教義比較接近鄂圖曼官方信仰的阿列維派與拜克塔什派,都先後因為政治因素遭到打壓。
或是更確切的說,在政治上,這些"教派"最重要的意義並非教義,而是"族群認同",就如同"本省人"、"外省人"、"香港人"、"漢人"或是"中國人"一樣,而不同族群間的關係就決定了他們在政治上會是合作還是衝突。
舉例來說,在Z國中主要有A、B、C三個族群,A族佔了約60%的人口,而B、C兩族各佔約20%的人口。在歷史上,B族一直是該國統治階層。某天,Y國入侵並打垮了Z國,Y國決定在Z國執行民主政治。A族自然是毫無意外的贏得大選,但A族領導人暨貪污又無能,還不喜歡用B、C兩族的人當官。更糟的是,Z國還有兩個鄰國不斷的煽風點火,其中X國支持A族,而W國支持B族。試問,該國不發生派系鬥爭的機率有多少?該國發生武裝內亂的機率有多高?
很明顯的,Z國=伊拉克、Y國=美國、X國=伊朗、W國=沙烏地阿拉伯。A族=什葉派阿拉伯人、B族=素尼派阿拉伯人、C族=庫德人。多數信仰素尼派的庫德人,仍被獨立成另一個群體,而沒有融入進素尼派阿拉伯人中,再次突顯了"族群認同"的重要性。"教派"與"種族"一樣,都是"族群認同"的分界線指標。我們也可以看到,鄂圖曼帝國所遺留下一些具多元信仰或是種族的地區,其暨有的政治平衡一旦崩解,不同族群就開始爭奪資源與權利。
今日,伊拉克與科威特成鮮明對比的素尼什葉關係,再次佐證了,決定素尼什葉關係非教義因素,而是基於政治因素。宣稱中東派系鬥爭是素尼與什葉教義之爭的論點,往往也忽略像科威特這樣的反例。而且在阿拉伯革命後,許多國家原有的政治平橫也被瓦解,外加上他國政治勢力介入,就算沒有多元信仰,也有可能發生激烈的政治鬥爭或甚至內戰,埃及的政變與利比亞內戰,都是如此。在利比亞內戰中,同為素尼派的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阿聯、約旦、卡達、土耳其與蘇丹卻支持不同的陣營,理由自然也是基於政治因素,而非教義。
激烈政治的鬥爭,外加多國勢力的煽風點火,造就了今日許多阿拉伯國家的紛亂。這樣的現象,在黎巴嫩名音樂家加迪與烏薩瑪‧拉赫班尼兄弟(غدي وأسامة الرحباني)作曲,希拔‧塔瓦吉(هبة طوجي)演唱的《國家在我心中》(عالبال يا وطنا)一曲中被深刻的描繪。影片中原本無色的人民,在政治家的鼓吹或煽動下,個個給自己穿上不同顏色的服裝,並開始相互廝殺。回顧伊拉克的例子,伊拉克的素尼與什葉派是不是就這樣被政治家與他國勢力染色了呢?
在敘利亞,阿薩德政府也是世俗政府,個人信仰在政治上本來也非重要議題。唯一的例外在於,軍事領導階層多由與阿薩德同屬阿拉维派的人來擔任。從現在的局勢來看,阿薩德也確實有理由這麼做,至少從阿薩德家族的角度來看是如此。在敘利亞佔絕大多數的素尼派,在內戰之初也很自然的成為叛軍的主要組成,也因為敘利亞的人口組成,敘利亞叛軍要得勢最簡單的方式也就是號召其他素尼派加入。反對阿薩德的西方與海灣國家媒體,或是其他不懂實際狀況的媒體,常將敘利亞內戰給簡化成"素尼─什葉之爭",然而,事實卻非如此簡單分明。
事實上,從內戰開始到現在,敘利亞軍的主要組成都一直是素尼穆斯林,阿薩德也得到許多素尼中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支持。而反對派的素尼穆斯林多是低收入階層或是政治異議人士。也因為有諸多素尼穆斯林的支持,人口以素尼穆斯林為主的首都─大馬士革,一直都沒有落入叛軍手裡。若全敘利亞的素尼穆斯林真的都反對阿薩德,很難想像阿薩德能撐得過一年,或至少要被迫撤離至阿拉维派的分佈區,但這些都沒有發生。
與阿薩德同屬阿拉维派的敘利亞人,在內戰中幾乎是別無選擇,因為許多叛軍對阿拉维派仇視,只能選擇支持阿薩德。而叛軍對阿拉维派的仇視,很大一部份是導因於政治上對阿薩德的反感。敘利亞基督徒也因害怕遭叛軍迫害,也多支持阿薩德。再一次,我們在敘利亞看到了相似的演變,素尼派阿拉伯人、阿拉维派、素尼派庫德人與基督徒等等宗教族群的認同,不斷被政治色彩所"染色"。
同樣的"染色"過程也兩度發生在黎巴嫩,在1860年的黎巴嫩內亂中,法國支持當地的基督徒,英國支持當地的德魯茲派,政治與經濟權力的不均導致兩派激烈的衝突,戰火還一度擴大到敘利亞,該衝突最後由法國協助弭平,而鄂圖曼帝國也新增黎巴嫩行政區,並指派基督徒首長,才解決了當時的政治糾紛。1975年,由於不滿黎巴嫩的基督徒前總統卡米爾‧夏阿蒙(كميل نمر شمعون)壟斷漁市,西頓(صيدا)市的人民發起抗議示威,但在和平示威結束的當下,西頓的穆斯林市長馬阿魯夫‧薩阿德(معروف سعد)竟遭暗殺。這樣的政治糾紛當然又再度牽動各族群的緊張關係,並在以色列、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伊朗與敘利亞等國介入下演變成全面內戰,內戰共歷時15年才結束。
或許有人會想問,新興的極端勢力,諸如ISIS或蓋達與其他族群的衝突是否可歸因至教義。由於這些勢力對教義的解釋非常不同於其他穆斯林,我們姑且稱他們做ISIS派或蓋達派,同時來看看他們與其他族群的衝突是因為政治還是教義。蓋達派最早崛起於阿富汗,由沙烏地阿拉伯扶植來對抗蘇聯入侵,而與沙烏地關係友好。在1990年,當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時,賓拉登甚至向沙烏地王室提議,由他來組織民兵防衛沙烏地。但沙烏地王室斷然拒絕,並讓美國介入,憤怒的賓拉登開始批評沙烏地政府,並被迫流亡海外。接著,我們就看到蓋達派逐漸成為美國與沙烏地的敵人。蓋達派與他們的沙烏地老祖宗雖然在教義上相似,但最後還是兵戎相見,而原因一樣是因為政治。
至於ISIS派,大家會認為,他們是因為教義歧見,還是覺得自己翅膀夠硬了,才脫離老東家蓋達派自立門戶的?大家在ISIS派的宣傳影片中,所看到的是教義訴求,還是政治訴求外加一點宗教包裝?在敘利亞叛軍中的部份極端勢力,有著與ISIS派相類似的教義解釋,但為何仍與ISIS派相互敵對?很簡單,因為政治考量。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ISIS派的教義只是配合政治存在的附屬品,他們只做出符合他們政治需求的教義解釋,並去抹除所有不符合他們政治需求的教義解釋。
在進入結論前,讓我們先簡略回顧其他一些關於素尼與什葉穆斯林關係的歷史;
建於七世紀的倭馬亞王朝(الخلافة الأموية),因與作為什葉穆斯林領袖的阿里氏族為敵,而打壓什葉穆斯林,並於基督徒聯手來鞏固其統治。因此,當阿拔斯王朝(الخلافة العباسية)起而反抗倭馬亞王朝時,阿拔斯王朝決定與什葉穆斯林聯手,並承諾會給予什葉穆斯林相應的政治與宗教權威。但是,在阿拔斯王朝得勢後,阿拔斯王朝卻背信打壓什葉穆斯林,或是其他不服從統治者的素尼穆斯林,例如遭囚禁的知名素尼伊斯蘭法學家阿布‧哈尼法(ابوحنیفه)。
一些什葉穆斯林也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由於什葉穆斯林人口較少,打壓素尼穆斯林的什葉王朝都很快就沒落了。但有些採取寬容政策的什葉王朝就經營的非常成功,例如北非的法蒂瑪王朝(الفاطميون)。法蒂瑪王朝對素尼穆斯林、基督徒與猶太人都採取了相當寬容的政策,這些不同信仰的族群也很有可能擔任高官。沒有歷史記錄說法蒂瑪王朝治下有發生大規模的素尼什葉派系衝突,相反的,法蒂瑪王朝的內亂來自其境內突厥人、柏柏人與非洲黑人的摩擦,其衰退也並非因為素尼什葉派系衝突,而是地方將領的擁兵自立。
伊朗在近代以前都是以素尼穆斯林居多,在蒙古入侵後,舊有的素尼統治階層瓦解,而與蒙古統治者關係密切的什葉穆斯林得到長足發展。然而,真正的轉捩點發生在16世紀,伊朗薩發維帝國的創建者,沙王伊斯瑪儀爾一世(شاه اسماعیل)有鑑於伊朗長期受到阿拉伯人、突厥人與蒙古人等外族入侵統治,外加薩發維帝國長期面臨信仰素尼的鄂圖曼帝國與布哈拉汗國(Buxoro Xonligi)威脅。伊斯瑪儀爾一世決定要為伊朗打造全新的族群認同,讓伊朗不會再被外族統治。因此,伊斯瑪儀爾一世實行了前所未有的強硬宗教政策,逼迫其境內所有素尼穆斯林都得改宗什葉伊斯蘭,否則一律處死。伊斯瑪儀爾一世的政策最終將伊朗轉形成什葉穆斯林的國家,並也真的因為這與眾不同的族群認同,影響了後來伊朗與其他伊斯蘭國家的關係。
雖然巴基斯坦的人口以素尼穆斯林為主,但巴基斯坦的國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納(محمد علی جناح)卻是什葉穆斯林。巴基斯坦的素尼與什葉穆斯林都常擔任高官,並相互通婚。然而在1977年,作為素尼穆斯林的將領穆罕默德‧齊亞‧哈克(محمد ضیاءالحق),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什葉穆斯林佐菲卡爾‧阿里‧布托(ذوالفقار علی بھٹو)的政府,並頒布偏袒素尼穆斯林的政策,導致了國內的派系分裂,巴國派系關係也因塔利斑與蓋達的掘起進一步惡化。
沙烏地阿拉伯的前身,德拉伊耶酋長國(إمارة الدرعية)在以武力擊敗若干什葉穆斯林國家後,對被征服的什葉穆斯林採行高壓統治,這樣的政策一直被延續到今日。雖然沙烏地政府有緩慢放鬆對什葉穆斯林的迫害。但隨著伊朗掘起,以及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的敵對,沙烏地阿拉伯繼續推行反什葉的宣傳,境內什葉穆斯林仍飽受歧視,政治異議也遭到打壓。
在馬來西亞,政府以避免派系鬥爭為由,禁止馬來西亞人信仰什葉伊斯蘭與其他旁支伊斯蘭派系。然而,外國的什葉穆斯林卻得到平等的對待,馬來西亞也因此成為伊朗或阿拉伯什葉穆斯林熱門的移民選擇。
光是簡略統整古今素尼與什葉穆斯林的關係,我們就能看到迷思所描繪,長達1400年的派系鬥爭,在事實上是不存在的。素尼與什葉穆斯林時而合作,時而衝突,而其決定因素往往在於政治。而今日我們在敘利亞、伊拉克與葉門所見的,在穆斯林歷史上可說是前所未見的,而這些衝突多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美國、俄羅斯、土耳其、卡達、英國與阿聯等多國政治角力的後果,派系只是撕裂當地族群政治認同的催化劑。
上圖是來自伊拉克導演胡妲‧雅赫雅‧阿爾蘇丹尼(Hoda Yahya Elsoudani)所即將上映的記錄片《為什麼我不能當壽司》(Why Can't I Be A Sushi,壽司也就是素尼加什葉的意思)。在記錄片中,10歲的妮雅瑪(Niamh)與8歲的索菲雅(Sofia)舉著上圖的牌子,並與英國的穆斯林社群互動。影片中,許多穆斯林成人對他們反應分歧,有人贊同,也有人不以為然。在預告片中,索菲雅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人們討厭相對的一方?」或許,我們該回到這問題一個基本的層面,雖然素尼與什葉伊斯蘭在教義上有許多不同,但這不代表一個素尼穆斯林天生就討厭什葉穆斯林,也不代表一個素尼穆斯林天生就討厭什葉穆斯林。就像一個臺灣人不會天生就討厭中國人,一個中國人不會天生就討厭日本人一樣。曾幾何時,我們開始將自己與他人的族群認同給染上了政治的色彩呢?
首先,我們先檢視一下時間點最接近近代的伊斯蘭帝國─鄂圖曼帝國是採行了何種宗教政策,讓今日中東許多地區仍有素尼與什葉並存的現象。鄂圖曼帝國在宗教政策上採用了相當務實的作風,即便鄂圖曼帝國的官方信仰是素尼伊斯蘭,願順服的非素尼派教徒多被接納,甚至被賦予地方的自治權;不願順服者則遭到打壓。以下列舉幾個鄂圖曼治下,非素尼派教徒的歷史。
信仰德魯茲派(درزي),且聽命於鄂圖曼帝國的馬安氏族(الأسرة المعنية)得到了鄂圖曼帝國的認可,並得了黎巴嫩高地(جبل لبنان)的自治權。馬安氏族統治了黎巴嫩高地180年之久,最後因陰謀反叛鄂圖曼帝國,而被推翻,改由德魯茲派推舉的希夏卜氏族(شهابيون)來統治黎巴嫩高地。
埃米爾法赫爾丁‧本‧馬安(الامير فخر الدين بن معن)是馬安氏族最具影響力的統治者之一,他擅自與義大利托斯卡納大公國(Granducato di Toscana)結盟、引進印刷術、並鼓勵天主教士開設學校。法赫爾丁驟增的影響力以及與歐洲的友好關係,引發鄂圖曼政府不滿。鄂圖曼最終出兵俘虜法赫爾丁,並將黎巴嫩高地統治權過渡給其姪子
而在安納托利亞信奉什葉阿列維派(Alevîlik)的奇茲拜許(قزلباش)部族,則因夥同伊朗薩發維帝國(سلسلهٔ صفويان)對抗鄂圖曼帝國,多次遭到殘酷的打壓與屠殺。相反的,什葉拜克塔什派(Bektaşi Tarîkatı)卻成為鄂圖曼禁衛軍(يڭيچرى)的官方信仰,在鄂圖曼禁衛軍被解散後,拜克塔什派也跟著被禁止,理由是"異端信仰"。
奇茲拜許(قزلباش)部族的騎兵,這些部族分佈在今日的阿塞拜疆、庫德斯坦(كوردستان)與安納托利亞,其中部份部族協助了薩發維帝國建國,並與鄂圖曼帝國對立
穆拉德三世(مراد ثالث)遠征葉里溫(Երևան)圖,圖中持火槍者即為鄂圖曼禁衛軍,禁衛軍曾是鄂圖曼帝國的軍事骨幹,但後來因結構腐敗加上干涉政治,而被廢止,其所信仰的拜克塔什派也被禁教
在伊拉克,由於什葉派多接受鄂圖曼帝國統治,鄂圖曼並不干涉伊拉克地區的宗教信仰。在十八到二十世紀,伊拉克有許多部族皆從素尼改宗什葉,什葉派比例不減反增。但統治階層仍為素尼派壟斷。
在黎凡特地區的阿拉维派(علوية),因受到當地素尼統治者忌恨,而不被鄂圖曼帝國承認是穆斯林。阿拉维派一度被打壓,但最終被給予了自治權,但是鄂圖曼帝國不允許阿拉维派居民離開自治區,違反者即遭處刑。阿拉维派也如基督徒一般被課徵重稅。阿拉维派可靠從軍或擔任鄂圖曼官員來免除不平等待遇。在19世紀中,鄂圖曼與埃及爆發衝突時,一些阿拉维派選擇支持鄂圖曼帝國。
從上述的例子不難發現,鄂圖曼的宗教政策所考量的是"政治"而非"教義"。不在清真寺禮拜、有自身宗教經典的德魯茲派,雖與鄂圖曼官方信仰教義差距甚大,但因德魯茲派在地方是強勢族群,又願意接受鄂圖曼統治,而被鄂圖曼賦予了較高的地位。相較之下,教義比較接近鄂圖曼官方信仰的阿列維派與拜克塔什派,都先後因為政治因素遭到打壓。
或是更確切的說,在政治上,這些"教派"最重要的意義並非教義,而是"族群認同",就如同"本省人"、"外省人"、"香港人"、"漢人"或是"中國人"一樣,而不同族群間的關係就決定了他們在政治上會是合作還是衝突。
舉例來說,在Z國中主要有A、B、C三個族群,A族佔了約60%的人口,而B、C兩族各佔約20%的人口。在歷史上,B族一直是該國統治階層。某天,Y國入侵並打垮了Z國,Y國決定在Z國執行民主政治。A族自然是毫無意外的贏得大選,但A族領導人暨貪污又無能,還不喜歡用B、C兩族的人當官。更糟的是,Z國還有兩個鄰國不斷的煽風點火,其中X國支持A族,而W國支持B族。試問,該國不發生派系鬥爭的機率有多少?該國發生武裝內亂的機率有多高?
很明顯的,Z國=伊拉克、Y國=美國、X國=伊朗、W國=沙烏地阿拉伯。A族=什葉派阿拉伯人、B族=素尼派阿拉伯人、C族=庫德人。多數信仰素尼派的庫德人,仍被獨立成另一個群體,而沒有融入進素尼派阿拉伯人中,再次突顯了"族群認同"的重要性。"教派"與"種族"一樣,都是"族群認同"的分界線指標。我們也可以看到,鄂圖曼帝國所遺留下一些具多元信仰或是種族的地區,其暨有的政治平衡一旦崩解,不同族群就開始爭奪資源與權利。
美軍入侵伊拉克後,伊拉克暨有的政治平衡崩解,不同族群間的政治鬥爭導致了伊拉克素尼派與什葉派關係急驟惡化,圖左2005年巴格達黃色的素尼什葉混居區急驟縮小,取而代之的是素尼什葉分居的現象
在科威特大清真寺(مسجد الدولة الكبير)一同禮拜的素尼與什葉穆斯林(圖片來源:黎明報),科威特什葉派因在伊拉克入侵時曾發起抵抗,與信仰素尼伊斯蘭的科威特王室關係要好,科威特什葉派也是親王室政黨的重要票倉,然而,隨著伊朗的掘起,有人擔心這樣的友好關係將發生變化。科威特有30-40%的什葉穆斯林
今日,伊拉克與科威特成鮮明對比的素尼什葉關係,再次佐證了,決定素尼什葉關係非教義因素,而是基於政治因素。宣稱中東派系鬥爭是素尼與什葉教義之爭的論點,往往也忽略像科威特這樣的反例。而且在阿拉伯革命後,許多國家原有的政治平橫也被瓦解,外加上他國政治勢力介入,就算沒有多元信仰,也有可能發生激烈的政治鬥爭或甚至內戰,埃及的政變與利比亞內戰,都是如此。在利比亞內戰中,同為素尼派的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阿聯、約旦、卡達、土耳其與蘇丹卻支持不同的陣營,理由自然也是基於政治因素,而非教義。
在敘利亞,阿薩德政府也是世俗政府,個人信仰在政治上本來也非重要議題。唯一的例外在於,軍事領導階層多由與阿薩德同屬阿拉维派的人來擔任。從現在的局勢來看,阿薩德也確實有理由這麼做,至少從阿薩德家族的角度來看是如此。在敘利亞佔絕大多數的素尼派,在內戰之初也很自然的成為叛軍的主要組成,也因為敘利亞的人口組成,敘利亞叛軍要得勢最簡單的方式也就是號召其他素尼派加入。反對阿薩德的西方與海灣國家媒體,或是其他不懂實際狀況的媒體,常將敘利亞內戰給簡化成"素尼─什葉之爭",然而,事實卻非如此簡單分明。
由於素尼人口比例的絕對優勢,在內戰爆發後,阿薩德也開始提高親阿薩德素尼派的待遇,若干素尼穆斯林在敘利亞軍中擔任要角,其中包括國防部長法赫德‧賈希姆‧阿爾弗拉吉(فهد جاسم الفريج,見圖),副總指揮官瓦伊爾‧納迪爾‧阿爾哈爾齊(وائل نادر الحلقي)與少將穆罕默德‧易卜拉欣‧阿爾夏阿爾(محمد إبراهيم الشعار)
素尼派的敘利亞總教長艾哈邁德‧巴德爾丁‧胡素努(أحمد بدر الدين حسون)是阿薩德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胡素努譴責海灣國家的媒體,包括半島電視台,錯誤的宣傳敘利亞素尼教士支持叛軍,同時支持阿薩德政教分離的立場,並表示他與敘利亞的基督徒與無神論者都是同一陣線(影片來源:敘利亞新聞台)
事實上,從內戰開始到現在,敘利亞軍的主要組成都一直是素尼穆斯林,阿薩德也得到許多素尼中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支持。而反對派的素尼穆斯林多是低收入階層或是政治異議人士。也因為有諸多素尼穆斯林的支持,人口以素尼穆斯林為主的首都─大馬士革,一直都沒有落入叛軍手裡。若全敘利亞的素尼穆斯林真的都反對阿薩德,很難想像阿薩德能撐得過一年,或至少要被迫撤離至阿拉维派的分佈區,但這些都沒有發生。
在敘利亞北部的敘利亞第四機械化師,雖然其成員多為素尼穆斯林,但該批部隊卻長期在敘利亞被部與什葉派的真主黨(حزب الله)協同作戰(圖片來源:馬斯德爾新聞)
大馬士革的倭馬亞大清真寺(جامع بني أمية الكبير),素尼與什葉穆斯林皆在其中一同禮拜
與阿薩德同屬阿拉维派的敘利亞人,在內戰中幾乎是別無選擇,因為許多叛軍對阿拉维派仇視,只能選擇支持阿薩德。而叛軍對阿拉维派的仇視,很大一部份是導因於政治上對阿薩德的反感。敘利亞基督徒也因害怕遭叛軍迫害,也多支持阿薩德。再一次,我們在敘利亞看到了相似的演變,素尼派阿拉伯人、阿拉维派、素尼派庫德人與基督徒等等宗教族群的認同,不斷被政治色彩所"染色"。
如同敘利亞的素尼穆斯林,伊拉克人口最多的什葉穆斯林,也有內部的政治分歧。雖然伊朗長期以來都在協調伊拉克什葉穆斯林的政治歧見,但在今年3月18日,重要什葉派領袖穆卡達‧阿爾沙達爾(مقتدى الصدر)卻發起大規模示威抗議,抗議什葉政府高層的貪腐,並要求改革,執政團體則控訴阿爾沙達爾行為違憲,伊朗的調停也告失敗(影片來源:半島電視台)
同樣的"染色"過程也兩度發生在黎巴嫩,在1860年的黎巴嫩內亂中,法國支持當地的基督徒,英國支持當地的德魯茲派,政治與經濟權力的不均導致兩派激烈的衝突,戰火還一度擴大到敘利亞,該衝突最後由法國協助弭平,而鄂圖曼帝國也新增黎巴嫩行政區,並指派基督徒首長,才解決了當時的政治糾紛。1975年,由於不滿黎巴嫩的基督徒前總統卡米爾‧夏阿蒙(كميل نمر شمعون)壟斷漁市,西頓(صيدا)市的人民發起抗議示威,但在和平示威結束的當下,西頓的穆斯林市長馬阿魯夫‧薩阿德(معروف سعد)竟遭暗殺。這樣的政治糾紛當然又再度牽動各族群的緊張關係,並在以色列、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伊朗與敘利亞等國介入下演變成全面內戰,內戰共歷時15年才結束。
在1860年的黎巴嫩內亂中,庇護基督教免於動亂的阿爾及利亞穆斯林領袖阿布都─阿爾卡迪爾‧伊本‧穆希德丁(عبد القادر ابن محيي الدين)
或許有人會想問,新興的極端勢力,諸如ISIS或蓋達與其他族群的衝突是否可歸因至教義。由於這些勢力對教義的解釋非常不同於其他穆斯林,我們姑且稱他們做ISIS派或蓋達派,同時來看看他們與其他族群的衝突是因為政治還是教義。蓋達派最早崛起於阿富汗,由沙烏地阿拉伯扶植來對抗蘇聯入侵,而與沙烏地關係友好。在1990年,當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時,賓拉登甚至向沙烏地王室提議,由他來組織民兵防衛沙烏地。但沙烏地王室斷然拒絕,並讓美國介入,憤怒的賓拉登開始批評沙烏地政府,並被迫流亡海外。接著,我們就看到蓋達派逐漸成為美國與沙烏地的敵人。蓋達派與他們的沙烏地老祖宗雖然在教義上相似,但最後還是兵戎相見,而原因一樣是因為政治。
至於ISIS派,大家會認為,他們是因為教義歧見,還是覺得自己翅膀夠硬了,才脫離老東家蓋達派自立門戶的?大家在ISIS派的宣傳影片中,所看到的是教義訴求,還是政治訴求外加一點宗教包裝?在敘利亞叛軍中的部份極端勢力,有著與ISIS派相類似的教義解釋,但為何仍與ISIS派相互敵對?很簡單,因為政治考量。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ISIS派的教義只是配合政治存在的附屬品,他們只做出符合他們政治需求的教義解釋,並去抹除所有不符合他們政治需求的教義解釋。
雖然ISIS派在網路上公開他們砸毀古物複製品的影片,並宣稱要破壞偶像,但許多伊拉克與敘利亞古物真品卻被走私到歐洲拍賣,圖為檢驗古物中的考古學家馬克‧阿爾塔威爾(Mark Altaweel) (來源:英國衛報)
在進入結論前,讓我們先簡略回顧其他一些關於素尼與什葉穆斯林關係的歷史;
建於七世紀的倭馬亞王朝(الخلافة الأموية),因與作為什葉穆斯林領袖的阿里氏族為敵,而打壓什葉穆斯林,並於基督徒聯手來鞏固其統治。因此,當阿拔斯王朝(الخلافة العباسية)起而反抗倭馬亞王朝時,阿拔斯王朝決定與什葉穆斯林聯手,並承諾會給予什葉穆斯林相應的政治與宗教權威。但是,在阿拔斯王朝得勢後,阿拔斯王朝卻背信打壓什葉穆斯林,或是其他不服從統治者的素尼穆斯林,例如遭囚禁的知名素尼伊斯蘭法學家阿布‧哈尼法(ابوحنیفه)。
一些什葉穆斯林也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由於什葉穆斯林人口較少,打壓素尼穆斯林的什葉王朝都很快就沒落了。但有些採取寬容政策的什葉王朝就經營的非常成功,例如北非的法蒂瑪王朝(الفاطميون)。法蒂瑪王朝對素尼穆斯林、基督徒與猶太人都採取了相當寬容的政策,這些不同信仰的族群也很有可能擔任高官。沒有歷史記錄說法蒂瑪王朝治下有發生大規模的素尼什葉派系衝突,相反的,法蒂瑪王朝的內亂來自其境內突厥人、柏柏人與非洲黑人的摩擦,其衰退也並非因為素尼什葉派系衝突,而是地方將領的擁兵自立。
伊朗在近代以前都是以素尼穆斯林居多,在蒙古入侵後,舊有的素尼統治階層瓦解,而與蒙古統治者關係密切的什葉穆斯林得到長足發展。然而,真正的轉捩點發生在16世紀,伊朗薩發維帝國的創建者,沙王伊斯瑪儀爾一世(شاه اسماعیل)有鑑於伊朗長期受到阿拉伯人、突厥人與蒙古人等外族入侵統治,外加薩發維帝國長期面臨信仰素尼的鄂圖曼帝國與布哈拉汗國(Buxoro Xonligi)威脅。伊斯瑪儀爾一世決定要為伊朗打造全新的族群認同,讓伊朗不會再被外族統治。因此,伊斯瑪儀爾一世實行了前所未有的強硬宗教政策,逼迫其境內所有素尼穆斯林都得改宗什葉伊斯蘭,否則一律處死。伊斯瑪儀爾一世的政策最終將伊朗轉形成什葉穆斯林的國家,並也真的因為這與眾不同的族群認同,影響了後來伊朗與其他伊斯蘭國家的關係。
薩發維帝國的創建者,沙王伊斯瑪儀爾一世,伊斯瑪儀爾一世以強硬的宗教政策將伊朗轉形成什葉穆斯林的國家
雖然巴基斯坦的人口以素尼穆斯林為主,但巴基斯坦的國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納(محمد علی جناح)卻是什葉穆斯林。巴基斯坦的素尼與什葉穆斯林都常擔任高官,並相互通婚。然而在1977年,作為素尼穆斯林的將領穆罕默德‧齊亞‧哈克(محمد ضیاءالحق),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什葉穆斯林佐菲卡爾‧阿里‧布托(ذوالفقار علی بھٹو)的政府,並頒布偏袒素尼穆斯林的政策,導致了國內的派系分裂,巴國派系關係也因塔利斑與蓋達的掘起進一步惡化。
出身什葉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國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納,真納曾是印度最重要的穆斯林領袖,並建立了巴基斯坦(圖片來源:巴基斯坦駐比利時大使館)
沙烏地阿拉伯的前身,德拉伊耶酋長國(إمارة الدرعية)在以武力擊敗若干什葉穆斯林國家後,對被征服的什葉穆斯林採行高壓統治,這樣的政策一直被延續到今日。雖然沙烏地政府有緩慢放鬆對什葉穆斯林的迫害。但隨著伊朗掘起,以及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的敵對,沙烏地阿拉伯繼續推行反什葉的宣傳,境內什葉穆斯林仍飽受歧視,政治異議也遭到打壓。
在馬來西亞,政府以避免派系鬥爭為由,禁止馬來西亞人信仰什葉伊斯蘭與其他旁支伊斯蘭派系。然而,外國的什葉穆斯林卻得到平等的對待,馬來西亞也因此成為伊朗或阿拉伯什葉穆斯林熱門的移民選擇。
光是簡略統整古今素尼與什葉穆斯林的關係,我們就能看到迷思所描繪,長達1400年的派系鬥爭,在事實上是不存在的。素尼與什葉穆斯林時而合作,時而衝突,而其決定因素往往在於政治。而今日我們在敘利亞、伊拉克與葉門所見的,在穆斯林歷史上可說是前所未見的,而這些衝突多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美國、俄羅斯、土耳其、卡達、英國與阿聯等多國政治角力的後果,派系只是撕裂當地族群政治認同的催化劑。
"我是素尼(Sunni)" "我是壽司(Sushi)" "我是什葉(Shia)"
"跟我聊聊,她是什葉,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跟我聊聊,她是素尼,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上圖是來自伊拉克導演胡妲‧雅赫雅‧阿爾蘇丹尼(Hoda Yahya Elsoudani)所即將上映的記錄片《為什麼我不能當壽司》(Why Can't I Be A Sushi,壽司也就是素尼加什葉的意思)。在記錄片中,10歲的妮雅瑪(Niamh)與8歲的索菲雅(Sofia)舉著上圖的牌子,並與英國的穆斯林社群互動。影片中,許多穆斯林成人對他們反應分歧,有人贊同,也有人不以為然。在預告片中,索菲雅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人們討厭相對的一方?」或許,我們該回到這問題一個基本的層面,雖然素尼與什葉伊斯蘭在教義上有許多不同,但這不代表一個素尼穆斯林天生就討厭什葉穆斯林,也不代表一個素尼穆斯林天生就討厭什葉穆斯林。就像一個臺灣人不會天生就討厭中國人,一個中國人不會天生就討厭日本人一樣。曾幾何時,我們開始將自己與他人的族群認同給染上了政治的色彩呢?
《為什麼我不能當壽司》官方預告片
"我是什葉,我對ISIS說不" "我是素尼,我對ISIS說不"
巴林素尼與什葉反對派領袖手持海報:“沒有素尼,沒有什葉,只有一個團結的國家”
"我是素尼,什葉是我的兄弟姐妹" "我是什葉,素尼是我的兄弟姐妹"(來源:燈塔電視台)
مع السلا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