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2 June 2015

違反世俗主義的長裙與違反伊斯蘭的短裙

今年四月,一名法國的女學生,十五歲的莎拉從學校被遣送回家,校長稱其長裙違反了法國對世俗主義的規定,其長群過度招搖地表示其伊斯蘭信仰,以下的影片是取自AJ+的報導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的報導,該女學生已二度被校方遣送回家。

莎拉的案例並不只是一起特殊個案,自2004年起法國禁止在學校穿戴宗教服裝或飾品,以確保其世俗主義的原則,一些學校對該法做出了極端的詮釋,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在三月,有八名在蒙彼利埃(Montpellier)的穆斯林女學生,因穿著長裙,被要求改變穿著。根據法國反穆斯林歧視組織CCIF的調查,去年共有130名女學生的服裝被認定違反世俗主義,而被從學校遣送回家。

在五月底,又有30名比利時的穆斯林女學生被阻攔於校門外,校方稱她們的長裙是"宗教象徵"(世界公報2015/5/30),校長稱新規定禁止女學生穿著長裙、寬鬆長褲,或附帶褲裝的洋裝,但校方在周一取消規定並重新讓女學生返校。(來源:AJ+ 2015/6/1)
被拒於校門外的比利時穆斯林女學生(取自AJ+報導截圖)

當然,我們都知道長裙不必然違反世俗主義,世上的世俗政府並未立法禁止女生穿著長裙,法國總理的世俗顧問尼卡拉斯‧卡丹納(Nicolas Cadène)也表示長裙並未違反法國關於世俗主義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到,重點在於人們對世俗主義的詮釋與實踐,一些歐洲校方的極端詮釋,導致了長裙與世俗主義的衝突。

那關於伊斯蘭與女性服裝的議題,我們是否可以以同樣的角度去觀看呢?全球十六億,各地出身文化不同的穆斯林,對此一議題自然是十分分歧的。由以下美國自由電台(Radio Liberty),訪問七個國家穆斯林女性為何穿戴或不戴頭巾的影片,即可窺知一二。


或許我們可以爭論說,世俗主義並沒有明確的服裝規範,但伊斯蘭卻有明文的服裝規範。就這樣的論點,我們可以追本溯源,去探討《可蘭經》中提及穆斯林服裝的章節,研究其阿文原文用字義涵,《可蘭經》中講到穆斯林服裝的章節只有三節,分別是第24章:光明章(سورة النور)的第30與第31節,以及第33章:盟軍章(سورة الأحزاب)的第59節。以下提供翻譯盡量貼進阿文原義,無法直翻者再額外註記。

قُلْ لِلْمُؤْمِنِينَ يَغُضُّوا مِنْ أَبْصَارِهِمْ وَيَحْفَظُوا فُرُوجَهُمْ ۚ ذَٰلِكَ أَزْكَىٰ لَهُمْ ۗ إِنَّ اللَّهَ خَبِيرٌ بِمَا يَصْنَعُونَ
「囑咐信仰的男子去低下他們的視線,並顧好他們的貞潔,這樣能更確保自己的作風正派,神確實會察知他們的言行。」《可蘭經 24:30》

註:文中的第二句,並顧好他們的貞潔阿文原義為"守衛或不揭露他們的貞潔"(وَيَحْفَظُوا فُرُوجَهُمْ),中文版本多翻為"遮蔽下體"或"遮蔽羞體",但這樣翻譯其實已加入譯者個人見解或教義詮釋,本處為中文通順只好模糊的翻作"顧好他們的貞潔",以避免加入過多人見解或教義詮釋,下文中女性章節的同樣描述亦同。

وَقُلْ لِلْمُؤْمِنَاتِ يَغْضُضْنَ مِنْ أَبْصَارِهِنَّ وَيَحْفَظْنَ فُرُوجَهُنَّ وَلَا يُبْدِينَ زِينَتَهُنَّ إِلَّا مَا ظَهَرَ مِنْهَا ۖ وَلْيَضْرِبْنَ بِخُمُرِهِنَّ عَلَىٰ جُيُوبِهِنَّ ۖ وَلَا يُبْدِينَ زِينَتَهُنَّ إِلَّا لِبُعُولَتِهِنَّ أَوْ آبَائِهِنَّ أَوْ آبَاءِ بُعُولَتِهِنَّ أَوْ أَبْنَائِهِنَّ أَوْ أَبْنَاءِ بُعُولَتِهِنَّ أَوْ إِخْوَانِهِنَّ أَوْ بَنِي إِخْوَانِهِنَّ أَوْ بَنِي أَخَوَاتِهِنَّ أَوْ نِسَائِهِنَّ أَوْ مَا مَلَكَتْ أَيْمَانُهُنَّ أَوِ التَّابِعِينَ غَيْرِ أُولِي الْإِرْبَةِ مِنَ الرِّجَالِ أَوِ الطِّفْلِ الَّذِينَ لَمْ يَظْهَرُوا عَلَىٰ عَوْرَاتِ النِّسَاءِ ۖ وَلَا يَضْرِبْنَ بِأَرْجُلِهِنَّ لِيُعْلَمَ مَا يُخْفِينَ مِنْ زِينَتِهِنَّ ۚ وَتُوبُوا إِلَى اللَّهِ جَمِيعًا أَيُّهَ الْمُؤْمِنُونَ لَعَلَّكُمْ تُفْلِحُونَ

「囑咐信仰的女子去低下他們的視線,並顧好她們的貞潔,不要展露在平常不會展露的飾物,用頭巾遮蓋自己的胸部,不要展露自己的飾物,除非是給她們的丈夫、她們的父親、她們丈夫的的父親、她們的兒子、她們丈夫的兒子、她們的兄弟、她們兄弟兒子、她們姐妹的兒子、其他的女性、她們右手所掌控者(一般譯為奴隸)無慾之男性侍者,或是不知女性羞體的孩童。也不要跺腳,讓人們發現她們所隱藏的飾物。共同歸向神,則信仰的女子將得成功。」《可蘭經 24:31》

يَا أَيُّهَا النَّبِيُّ قُلْ لِأَزْوَاجِكَ وَبَنَاتِكَ وَنِسَاءِ الْمُؤْمِنِينَ يُدْنِينَ عَلَيْهِنَّ مِنْ جَلَابِيبِهِنَّ ۚ ذَٰلِكَ أَدْنَىٰ أَنْ يُعْرَفْنَ فَلَا يُؤْذَيْنَ ۗ وَكَانَ اللَّهُ غَفُورًا رَحِيمًا
「喔!我的先知應囑咐他的妻子們、女兒們與其他信仰的女子們,在她們身上批上長衫,這將是更合適的,她們也將因此被辨識,而不被騷擾,神確實是寬恕而至慈的。」《可蘭經 33:59》 

若有詳細閱讀,其實便可發現,《可蘭經 》並未明文要女性遮住頭髮(شعر)或是臉孔(وجه),更沒有直接提到面紗(نقاب)。第33章第59節的關於長衫的內容(جَلَابِيبِ),也是建議而非強制性的要求。第24章第31節只有說用頭巾遮住胸部,而沒有說要遮住頭髮、臉孔、脖子,也沒有說明什麼時候要帶頭巾,《可蘭經 》中用來稱呼頭巾的詞彙Khumur(خمر)也不同於現代穆斯林一般所講的Hijab(حجاب)。易言知,三個章節只傳達了一個相當模糊的服裝概念。

《加拿大國營電視台》(CBC Television)邀請三名穿著標準不同的穆斯林女性參與訪問,在3分10秒,戴頭巾與未戴頭巾的女子即對《可蘭經 》是否要女子戴頭巾作出歧見

既然許多穆斯林女性服裝的議題,並非直接來自《可蘭經 》,我們可以探討許多其他的來源,包括傳統文化,與後人的詮釋。後人詮釋很明顯佔了相當重要的一部份,這點從各種版本的《可蘭經 》翻譯即可看出。在馬仲剛譯本中,第33章第59節被翻作了「[她們外出時],她們應用長袍[面紗]遮住她們的身體[只露出眼認路]」,應用括弧加入許多原文沒有的內容,而王靜齋譯本則比較貼近原義的翻作「讓她們身披長衫」。《可蘭經 》第24章第31節不要展露飾物的內容,也在某些英文版本被翻譯作不要展露"美貌"。

但後人詮釋最顯著的影響,反映在一些國家所實施的沙利亞(شريعة,常被媒體譯為"伊斯蘭法"),因為世界各地穆斯林對沙利亞的正當性或可行性存在歧異,為免混淆,故在此不使用媒體常用譯名。首先,關於沙利亞很重要,但卻很少被媒體提到,也很多人沒注意的是,沙利亞是"非成文法",沒有針對特別案例的固定條文,相反的,除了依據《可蘭經 》或是聖訓(حديث)作判決,沙利亞也可透過群眾共識(إجماع)、針對過往判決做類比(قياس)、有法學家自行應用知識裁決(اجتهاد)、或是純粹透過風俗習慣(العرف)來裁定。

由於沙利亞的實施涉及了以上種種因素,其具體實現往往會因時因人因地而異。舉例來說,在有透過沙利亞要求女性戴頭巾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朗與印尼亞齊省,三區在實踐細節多有差異。伊朗的頭巾條款適用於所有在伊朗的女性,因此拜訪伊朗的外國女訪客也需配合,但許多年輕伊朗女性戴頭巾多露出頭髮,政府也默許這樣的風氣。在沙烏地阿拉伯,多數外國女性訪客都無需戴頭巾,但巴基斯坦外勞卻需配合,頭髮露出也不被許可。在印尼亞齊省,該法則適用與當地或外地穆斯林女性,非穆斯林不適用該法。當然,這些沙利亞的實施,常常都是靠多數決或是地方權勢決定,許多時候仍有穆斯林不滿某些判決。在亞齊實施頭巾法時,據報當地許多人權組織的穆斯林男女即公開抗議。也因為很難讓一處所有穆斯林與非穆斯林都對頭巾議題達成共識,多數穆斯林國家不針對此一議題實行沙利亞。沙利亞也常與地方傳統文化交互影響,有時一處被普遍接受的傳統文化,也被詮釋為符合伊斯蘭,並被作為沙利亞實施。

 車商瑪莎拉蒂(Maserati)在伊朗德黑蘭跑車展上的汽車女模

美國總統夫人於一月時拜訪沙烏地阿拉伯,身著長袖但未戴頭巾,許多外國網民紛紛高呼這是女權勝利,但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則出文解釋,外國女性在沙烏地通常本來就不需戴頭巾

既然沙利亞彈性這麼大,常常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重點得是同意你的人夠多。像我們就可以根據剛剛讀過的《可蘭經 》第24章第30與第31節,來DIY一道沙利亞。規定女性只要不露胸部怎麼穿都行,但是男性看到沒戴頭巾、穿短裙都得低下頭,不得直視,這樣的沙利亞毫無疑問相當符合《可蘭經 》原文描述,只要夠多穆斯林同意就能直接實施,不過這在可預見的未來能應該不會成真。

沙利亞的彈性造就了某些誇張案例,提供了媒體聳動的頭條。但在情況許可下,沙利亞也可能往近代西方律法的方向施行。根據阿聯教授妮瑟里‧阿比阿德(نسرين الابيض)的記錄,突尼西亞就在1956年,透過沙利亞,成為第一個廢除多妻制的阿拉伯國家,當時實施的依據是因為《可蘭經 》不鼓勵多妻制,並將此解釋作《可蘭經 》希望能逐漸將該習俗作廢。同時《可蘭經 》要求平等對待所有妻子的要求,也從未被真正實賤,故將多妻制廢除。而《可蘭經 》第2章第256節與第42章第15節中,講述不要將信仰強加他人的內容,可以被用來廢除某些具強迫性的沙利亞,或甚至是廢除整個沙利亞體制。

除了沙利亞以外,另外一批法規也嘗試管制穆斯林女性的服裝,也就是本文開頭所提到世俗主義律法或規定。這類律法或規定多在歐洲國家與一些環地中海的穆斯林國家被實施,加拿大魁北克省也曾有人提議相關律法。土耳其與突尼西亞都曾在全國禁止戴頭巾的女性進入學校或公共建築。在阿拉伯革命後,突尼西亞取消了頭巾禁令,土耳其也因發生過多起戴頭巾女子無法就學或工作的案例2014年取消禁令。

土耳其的頭巾禁令長期以來影響許多女性的就學與工作機會,許多學生需在進入學校前特別脫下頭巾,不願意者將面臨喪失就學機會或工作的命運。常為女性打官司的土耳其律師法蒂瑪‧斑立(Fatma Benli),因為不願脫下頭巾,而無法於法庭親自出場,並須僱用不戴頭巾的代理人出場,導致她仍須倚賴家人的財務支援。(來源:英國廣播公司 2010/12/31)

法蒂瑪‧娜比爾(فاطمة نبيل)在2012年9月3日成為埃及國營電視台第一位戴頭巾的女性主播,在穆巴拉克時代,國營電視台女性主播不得批戴頭巾,否則將被解雇(來源:NBC News 2012/9/3)

關於在歐美國家管制穆斯林女性服裝的法規,目前依規定,穆斯林女性不得在法國學校或公家機關穿戴頭巾,荷蘭穆斯林女律師與德國部分地區的穆斯林女教師也不得在公家工作場合穿戴頭巾。德國禁止公立學校穆斯林女教師戴頭巾的理由並非是依世俗主義,而是以所謂的"政府機關中立性"。在禁止穆斯林女教師戴頭巾的八個德國州中,有五個州,亦及薩爾蘭州(Saarland)、黑森州(Hessen)、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Nordrhein-Westfalen)、巴伐利亞州(Bayern)與巴登─符騰堡州(Baden-Württemberg)都允許天主教修女穿著全套修女裝任教。

根據那些州政府的聲明,給予基督教裝飾特別豁免,並沒有給予基督教特權,因為基督教裝飾本來就與他們憲章中的價值觀相符合,因此讓老師在公共學校穿戴基督教裝飾並不影響學校的中立性與和諧。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執政黨還稱因為"西歐與基督教傳統"是當地的傳統,因此"老師遵從這些傳統並不違礙學校中立性",所以"老師可以穿戴修女服或是猶太圓帽"。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立法的委員會更進一步宣稱:「頭巾同時也已變成全世界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象徵,其表現背離了西方社會種種價值,例如個人自決與女性解放...立法並不是依據老師為何要穿戴頭巾,而是依據家長與學生對頭巾的觀感。」(來源:人權觀察組織 2009/2/26)

著修女裝教書的修女,在禁止穆斯林女教師戴頭巾的八個德國州中,有五個州都允許教師穿戴基督教服裝或飾品

今年三月,針對兩名德國穆斯林女教師的上訴,德國最高法院已裁定頭巾禁令違反德國憲法,並要求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州政府重新檢視其法條(影片來源:歐洲新聞台)


在美洲,即使有美國極右派對穆斯林的強烈敵意,穆斯林女性的穿著相對自由,美國與墨西哥政府都名言穆斯林女性穿著自由受律法保障。在加拿大,魁北克人黨(Parti Québécois)曾以維護"政府機關中立性"為由,提出《魁北克價值憲章》(Charter of Quebec Values),欲禁止公務員、醫生、護士與教師穿戴"過度顯著"的宗教服飾,禁止項目包括穆斯林頭巾、錫克教頭巾與大型十字架項鍊等等,但小型的十字架與新月項鍊被容許。但以保障魁北克宗教遺產之名,公家機關的宗教裝飾可得到豁免,例如魁北克國家議會廳中之十字架。公務員也可與其辦公室內擺放聖誕樹。《魁北克價值憲章》受到了其他政黨與魁北克大眾的激烈批評,稱這法案是"律法性的公然歧視"、"只顧支持度而罔顧人權"以及"激化族群對立"。魁北克人黨的支持度也因此大幅跌落並失去政權,該法案也胎死腹中。

魁北克國家議會廳中,講臺上方之十字架(來源:多倫多星報)

2013年9月14日,蒙特利爾市(Montréal)街頭抗議《魁北克價值憲章》的群眾

在美國法庭外的薩曼莎‧伊拉夫(Samantha Elauf,圖中)與其母(圖右),薩曼莎在2008年戴頭巾應徵Abercrombie & Fitch(A&F)的童裝店員時被拒,據報該公司判定其頭巾違反商家的"外表規範",薩曼莎認為則是歧視並控訴該商家侵犯其公民權,並在今年勝訴(來源:英國獨報 2015/6/1)

不論是沙利亞、世俗主義律法,還是政府機關中立性法案,同樣的脈絡一再的浮現,各各法案比照起來,都充滿著紛亂的矛盾糾葛,或甚至是雙重標準。我們可以看到法案支持者們真正重視的不是伊斯蘭、世俗主義或是政府機關中立性,而是他們自己的民族、文化、宗教或政治認同感。不管在沙烏地阿拉伯、法國還是德國,這樣的認同感都被蠻橫的以多數決的方式,被當作規範執行,去要求穆斯林女性穿著"政治正確的服裝"。結果就是穆斯林女性在穿著上,有可能需要在個人抉擇與政治正確性中做爭扎。當有穆斯林女性想戴頭巾或面紗,或是想穿長裙或短裙,將可能面對有一種敵視她們的意識型態,認為說穆斯林女性都不該戴頭巾、穆斯林女性都不該戴面紗、穆斯林女性都不該穿長裙或是穆斯林女性都不該穿短裙。支持不同意識型態的派系都彼此敵對,利用輿論或傳媒來醜化穿著"政治不正確"的穆斯林女性,將穿太保守的穆斯林女性建構成"極端的、保守的、自甘受打壓的、危險的",將穿太開放的穆斯林女性建構成"無恥的、物化自己身體的、崇洋媚外的、違背伊斯蘭的"。而如今伊斯蘭、世俗主義、穆斯林女性服裝與各地的民族、文化、宗教或政治認同這幾間之交互作用,很明顯已經遠遠超過伊斯蘭創始者或世俗主義創始者所能預想的範疇。而究竟伊斯蘭或世俗主義本來應該是什麼,都遠不及大眾的民族、文化、宗教或政治認同感來得重要。

突尼西亞世俗運動者拉希德‧本‧烏斯曼(رشيد بن عثمان),為抗議鄰國阿爾及利亞呼籲勿讓女性穿著曝露服裝的網路活動,組織迷你裙抗議活動,該活動的facebook頁面獲得上千的點讚,但真正到場參與者只有十幾名男女,烏斯曼將活動失敗原因怪罪於家庭壓力與政教運動者(來源:半島電視台 2015/6/7)

2015年二月,許多土耳其男性在伊斯坦堡街頭穿上短裙,抗議一名穿短裙的女子因遭強暴犯攻擊身亡(來源:歐洲電視台)

但撇開這些建構出的意識形態與刻板印象,我們知道服裝本身沒有實質意義,一名女性不會在戴上頭巾的瞬間,就魔術般地變成一位虔誠而崇高的穆斯林;一名女性不會在穿上西式服裝的瞬間,就變成獨立的女強人。IS統治下的女性,不會因為穿著,就突然變成極端份子。法國的穆斯林女學生,不會在進入學校必須脫下頭巾時,就因為服裝,變得更認同世俗主義。真正的意義在於,人們在什麼情況下穿著特定服裝,這選擇是否是出自個人意識,以及其他人如何應對她們的穿著。201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之一塔瓦庫爾‧卡拉曼(توكل كرمان)曾在2004年一人權會議上,自己決定脫下面紗,並只戴頭巾,而這就是她該被尊重的個人選擇。英國實業家與部落客阿米娜(أمينة)自己要戴上頭巾,那這也是她該被尊重的個人選擇。



葉門記者、政治家暨人權運動者塔瓦庫爾‧卡拉曼,史上第一位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阿拉伯女性

英國實業家與部落客阿米娜的影片《人們對頭巾的誤解 》(中文字幕),影片中也論及許多本文所討論的議題,關於穆斯林女性服裝的自我抉擇以及人們對其抉擇的批判

巴勒斯坦後裔的瑞典藝人吉娜‧德拉威,吉娜本人不戴頭巾,但她尊重她母親戴頭巾的決定,並在瑞典發生頭巾女子遭攻擊的案件後,發起活動聲援受害者

長裙不必然違反世俗主義,就如同短裙不必然違反伊斯蘭,但很明顯的,穆斯林女性特定的穿著,可能違反人們對世俗主義或伊斯蘭的詮釋與實踐,或是違反他們的民族、文化、宗教或政治認同。而穆斯林女性的穿著,也因此面臨到個人選擇與政治正確性兩者的拉扯。穿著政治不正確的穆斯林女性,輕則面臨社會壓力或歧視,重則面臨律法制裁。所幸,這樣的拉扯沒有發生在全世界所有的地方,在歐美與中東國家,也有愈來愈多人重視穆斯林女性穿著的個人意志。但在各種穿著的穆斯林女性能真正被一視同仁之前,問題的解決仍十分遙遠。

約旦與埃及人共同發行之網路短片《在地鐵上被打壓的獨行女孩》(بنت بطبوطة في المترو مكبوتة,英文字幕),影片中戴頭巾的女性故意詢問沒戴頭巾者是否是穆斯林,並在知道答案後開始說服她也來戴頭巾,自己卻將垃圾隨意丟出車窗外。影片嘗試在告訴我們,一個穆斯林女性的好壞,並不是在頭巾與否,而是在個人行徑

2015年阿曼國際學院(مدرسة الأكاديمية الدولية-عمان)畢業照,未戴頭巾與戴頭巾的女學生並列,照片中右方的著白色洋裝的是約旦皇后拉妮雅‧阿布都拉(رانيا العبد الله)

مع السلام

Sunday 31 May 2015

十五歲約旦女孩發明可清除太空垃圾之人造衛星

 約旦安曼(عمان),十五的妲娜‧阿拉比雅特(دانا عربيات)設計新型人造衛星(如下圖),該人造衛星可搜集並銷毀可威脅其他人造衛星的太空垃圾

 人造衛星在現代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些人造衛星會觀察地球的環境狀況,其它則是搜尋太空中的大陽耀斑,避免其干擾家用或商用的電訊傳輸。一些人造衛星會被用來追蹤國家的敵人,另外一些會讓訊息傳送到世界的另一個角洛。但這些價值百萬的科技奇觀,可能會因為被太空垃圾撞擊而毀,這些太空垃圾是在地球軌道上的人造衛星殘骸,或是其它人為的科技垃圾。現在,一個來自約旦的女學生設計了一個可追蹤、收集並銷毀太空垃圾的人造衛星。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和其他組織都在追蹤在地球軌道上約五十萬片的太空垃圾,其中許多來自已被摧毀的人造衛星或火箭。這些被追蹤物件的大小,最小只有一顆彈珠那麼大,但其中有兩萬片至少有壘球那麼大,甚至有些跟冰箱一樣大。但大部份太空垃圾,體積都太小,無法從地表偵測。十五的妲娜‧阿拉比雅特(دانا عربيات)說,應該大約有一億的太空垃圾正漂浮在地球軌道上。阿拉比雅特就讀於約旦安曼的利德萬綜合學校(مدارس الرضوان)。

上百萬片的太空垃圾都漂浮在地球軌道上,若一顆偏大的太空垃圾撞擊到人造衛星或是國際太空站,都將導致毀滅性的結果

妲娜說,就算跟一滴顏料差不多大的太空垃圾,也會造成威脅,因為太空垃圾繞行地球軌道的速度,最高可達時速28200公里,也就是秒速7.8公里。如此的高速就解釋了為什麼這些微小的垃圾,也可以在人造衛星的外殼上,留下諸多缺口,已至於其需要被替換。

研究者以想出許多方式去處理太空垃圾。一些人建議用雷射燒毀微小的太空垃圾,而另外一些人提議發射人造衛星去收集太空垃圾,妲娜的設計就屬於第二種。

以下是她的人造衛星的運作原理:一個在人造衛星上的雷達系統,會掃描並去尋找太空垃圾,接下來推進器就會改變衛星的軌道,使其得以追尋漂浮的太空垃圾。當人造衛星接近它的目標後,攝影機會拍攝它所要收集的太空垃圾。

在該衛星與太空垃圾接觸的瞬間,衛星的艙門會被打開,並將垃圾吸入其防彈材質的垃圾箱。妲娜解釋道,垃圾箱的材質必需夠強,衛星才不會在吸入太空垃圾時損毀,因為衛星與太空垃圾間的速度差仍可能很大。

最後,當垃圾箱滿載後,人造衛星就會藉由一條一公里長的纜線,將垃圾箱垂降至地球高空。太空垃圾會在地球高空被釋放,並會在與大氣層磨擦時被銷毀,而不會造成任何傷害。最後,她的衛星將用纜線拉回垃圾箱,繼續清除太空垃圾的作業。

科學家在一太陽極大期任務(Solar Max)衛星上,發現了五百微米寬的缺口,這缺口可能是小型隕石,或說自然太空垃圾所造成的

妲娜在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展(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上發現她的研究成果,該活動由科學與大眾協會(Society for Science & the Public)主辦,該協會也出版了學生科學新聞(Science News for Students)。而英特爾則是該活動的贊助商。今年,一共有1702決賽入選者,於五月中在美國匹茲堡參展。

妲娜的人造衛星可搜集最大五十立方公分的太空垃圾,如果科學家想利用這項發明,來清理更大的太空垃圾,他們可以製造有更大艙門的放大版衛星,但那可能也需要更加堅固的垃圾箱,因為太空垃圾愈大,其對衛星與垃圾箱所造成的衝擊也愈大。

以上圖文來自:學生科學新聞

2013年,十三歲的妲娜‧阿拉比雅特在約旦贏得皇室頒發的創新獎,並接受半島電視台採訪

 مع السلام

Wednesday 18 February 2015

對抗納粹的穆斯林女特務─努爾‧伊納雅特‧可汗(نور عنایت خان)



努爾‧伊納雅特‧可汗(نور عنایت خان)是印度後裔的二戰英國特務,努爾是第一位被送往納粹佔領區的女性無線電操作員,在納粹反諜報組織的威脅下,其他在巴黎工作的無線電操作員全數被捕,但努爾仍作為英國與法國抵抗運動唯一的主要聯繫管道,潛伏數月。由於其無線電操作員的工作,相當易遭納粹反諜報組織的鎖定,努爾曾多次險遭逮捕,但又多次脫逃。潛伏在納粹佔領區的無線電操作員平均只能存活六週,但努爾卻成功潛伏了三倍的期間。儘管在諜報戰上傑出的表現,努爾卻有著正直內向、愛好和平與理想化的個性,她也因此在受訓期間一度被上層懷疑不適任。努爾於1944在達豪集中營(Konzentrationslager Dachau)遭槍決,享年僅三十歲。同時期其他具傑出貢獻的英國女特務,包括歐德特‧哈洛斯(Odette Hallowes)與維奧蕾特‧夏寶(Violette Szabo),皆在二十世紀中被翻拍成好萊塢電影,但努爾的故事卻長期遭到忽略,直到二十一世紀才重新得到關注。

記錄片《帝國之敵:努爾‧伊納雅特‧可汗》(Enemy of the Reich: The Noor Inayat Khan Story)之預告片段

努爾在倫敦市中心之銅像,努爾是被第一位被英國皇室立像紀念的穆斯林

努爾出身於印度穆斯林的貴族家庭,是提普蘇丹(ಟಿಪ್ಪು ಸುಲ್ತಾನ)的後裔,其父哈札拉特‧伊納雅特‧可汗(حضرة عنايت خان)為推廣印度古典樂而旅居西方,隨後也向西方人介紹蘇菲伊斯蘭,哈札拉特在紐約與一美國女子歐拉‧蕾‧貝克(Ora Ray Baker)相戀,兩人隨後結婚,並生下四名子女,其中的長女就是努爾。

努爾之父哈札拉特‧伊納雅特‧可汗,哈札拉特向西方人介紹蘇菲伊斯蘭,初始了全球蘇菲運動(Universal Sufism),旨在強調不同信仰與種族者之合作,與跟隨心靈導引的重要性

努爾的母親在婚後改名為艾蜜拉‧貝佳(امیرآ بےگم),協助哈札拉特推廣教義。哈札拉特在自傳中寫道,若沒有其妻的幫助,他不可能獨力將蘇菲伊斯蘭的訊息傳遞到西方

1914年1月2日,努爾出生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其全名為努爾‧妮撒‧伊納雅特‧可汗(نور النساء عنایت خان)。努爾‧妮撒在阿拉伯語的意思是"女性之光"。努爾出生後不久,伊納雅特‧可汗一家人就搬往英國,努爾六歲時,全家又搬到法國定居。作為著名的心靈導師,哈札拉特的學生包括了各國不同信仰與膚色的人,努爾小時候就看著從各地而來的學生,一起欣賞音樂與討論信仰,造就了努爾對不同種族與信仰的開放態度。對哈札拉特而言,不同信仰與先知,都是傳遞同一個神的訊息。其父母的宗教態度也深深地影響了其性格,造就了她正直、愛好和平與理想化的個性。


 伊納雅特‧可汗一家之合照,圖片最左者即為長女努爾

哈札拉特在1927年過世,其妻也陷入了長年的憂鬱中,年輕的努爾很快就扛起了照顧母親與弟妹的責任,在索邦學院(Sorbonne)完成了兒童心理學的研讀後,努爾即靠編寫詩集與童話故事維持家計。努爾的創作常出現在法國的兒童雜誌與廣播節目上,努爾的著作《二十則本生故事》(Twenty Jataka Tales)被譯成英文,且在1939年於倫敦出版,其內容受佛教的本生故事所啟發。



 努爾年輕時的照片

在二次大戰法軍遭到納粹擊潰後,努爾舉家逃離至倫敦,雖然受到了父親和平理念的影響,努爾與其弟維拉雅特‧伊納雅特‧可汗(ولايت عنایت خان)都決定加入盟軍,以擊敗納粹。一來,其父親鼓吹種族信仰平等的理念,與納粹剿滅猶太人以及種族主義的思想是直接衝突的。二來,努爾也曾在書信中寫道,若能做出卓越貢獻,將能替印度人與英國人建立起溝通橋樑。



 努爾護照上之照片

儘管努爾帶著熱忱的理念,加入了英國空軍婦女輔助部隊(Women's Auxiliary Air Force),受訓成為無線電操作員,並被執行間諜活動的特別行動執行處(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所徵募,但她的個性與背景,都讓上層懷疑她是否適合執行情報戰。

首先,努爾與其父親一樣都是信仰蘇菲伊斯蘭,努爾對教義的重視,甚至令她在面試中,直接表示她不願說謊。她的誠實,也讓她在面試中表示,她將在戰後協助印度脫離英國獨立。她如此率真的表現,自然讓上層高度懷疑她是否適任特務。

再者,努爾過往所受的音樂、文學與宗教訓練,都與特務所需要的能力毫無交集。努爾既沒有強健的體魄,還被教官指控是"笨拙而漫不經心,且常將留下攤開的解碼譯本"。努爾在特別行動執行處甚至被起了"亂敲露露"(Bang Away Lulu)的綽號。怕冷的努爾常因凍瘡而行動不便,在接受受質詢的訓練時,也很快就被低溫與恐慌所擊敗,也讓人質詢她是否能撐過納粹的拷問。

最後,她一半的印度血統、女性與穆斯林的身份,都難免會招致他人的歧視,努爾她教官對她的報告,就被發現其角度十分偏頗,雖然教官真正歧視努爾的原因並不明確。


然而,眼見納粹肆虐她所熱愛的法國,努爾的決心與信念,讓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經熟了無線電的操作,她流利的法語,與專業特務人員的短缺,都讓努爾成為不可或缺的人選。當時特別行動執行處編碼部門的執行長李奧‧馬克斯(Leo Marks),即相當看重努爾,即便她的教官給予她惡劣的負評。馬克斯仍特別去瀏覽努爾過往的記錄,甚至閱讀她所著的《二十則本生故事》。馬克斯了解,面對這樣獨特的女子,自然需要獨特的應對方式。馬克斯會談了努爾,告知了她工作對其他人性命的重要性,並以努爾著作的故事來激勵她。努爾不久後就被空投巴黎,代號"瑪德蓮"(Madeleine),化名珍─瑪莉‧瑞涅(Jeanne-Marie Rennier)。


 2010年向記者展示無線電編碼表的李奧‧馬克斯,馬克斯在二戰時曾是特別行動執行處編碼部門的執行長

然而,努爾被派赴的法國抵抗組織,其網絡早已遭納粹黨衛隊保安局(Sicherheitsdienst)滲透。在努爾抵達一週後,其網絡就遭大舉掃蕩,上百成員遭到逮捕,而其他在巴黎的無線電作業員也全數遭捕。據傳倫敦總部曾因顧及努爾的安危,而要求其歸國,但被努爾斷然拒絕。努爾表示,在英國能派出替代的線電作業員前,都不會返回倫敦。根據1949年《倫敦憲報》(The London Gazette)的描述:「她拒絕拋棄巴黎最重要同時又最危險的工作,並完美的達成它。」


 執勤中的納粹黨衛隊保安局成員

出乎眾人意料地,努爾成為了整起諜報作戰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在接下來的四個月中,努爾常常都成為法國抵抗運動與英國唯一的聯繫管道,她必需完成六個人的工作量,同時還需躲避黨衛隊保安局的訊號追蹤。也因為努爾的貢獻,儘管其網絡遭嚴重打擊,但法國抵抗運動與英國的聯繫卻仍未受波及。努爾成為黨衛隊保安局在巴黎的首要逮捕目標,黨衛隊保安局也派人四處搜索其蹤跡,並以無線電追蹤車來追蹤無線訊號。面對納粹的訊號追蹤,努爾一次傳遞訊息只能進行十二分鐘,就需替換場所。努爾也多次喬裝,迴避甚至欺瞞納粹黨的成員。一次,努爾在私自搭攝纜線時,不幸遭納粹黨員撞見,努爾趕緊謊稱她是為聽BBC的爵士樂,而當時BBC的頻道在法國皆遭納粹封鎖。努爾僥倖躲過一劫。

努爾最終因為一名法國同僚的背叛,而遭到逮捕。一般認為背叛努爾的是亨利‧德里古(Henri Déricourt)或是雷涅‧加瑞(Renée Garry)。德里古被懷疑同時作為英國與納粹的雙面諜,而加瑞則被指控收了十萬法郎的賞金,或是妒忌努爾受到其他男性特務的愛慕。努爾在1943年十月十三日被捕,這位愛好和平的文弱女子,在被捕時做出了讓人難以置信的激烈抵抗,毆打、撲咬、砸碎酒瓶,甚至令黨衛隊保安局成員感到恐懼,努爾也因此被當作危險人物對待努爾在巴黎受質詢超過一個月之久,這名當初無法通過英國受詢訓練的嬌弱女子,沒有給予納粹任何一點有用的情報。巴黎納粹黨衛隊保安局的長,漢斯‧基佛(Hans Kieffer),在戰後向盟軍證實,努爾假裝順從,但給予納粹的卻全是謊言。努爾在巴黎受詢的第一個月,就企圖脫逃兩次。 第一次努爾趁沐浴時要求隱私,之後卻偷偷攀爬到屋頂上,不過被識破而當場被捕,黨衛隊保安局為了防止努爾脫逃,將浴室的窗口加上了鐵條。


巴黎納粹黨衛隊保安局成員合照,第一排右數第三位即為曾質詢努爾的巴黎漢斯‧基佛。其中另一位質詢努爾的成員,尚‧奧文頓‧福勒(Jean Overton Fuller)更被努爾的氣質感動,在戰後出版了詩集《與被俘者的對話》 

努爾與一名英國上尉跟法國上校密謀第二次的脫逃,三人透過將紙條藏在浴室的牆壁裂縫中,進行溝通。其中的英國上尉,約翰‧倫肖‧史塔爾(John Renshaw Starr)走私了一把螺絲起子進獄中,三人輪流以螺絲起子將其監獄窗口的鐵條拆除,並以毯子做繩子來攀爬出獄。然而,他們脫逃不久,剛好英國空軍對巴黎進行了意外的空襲。而納粹軍方有在遭空襲時檢查戰俘狀況的慣例,黨衛隊保安局很快發現了三人逃獄。努爾與史塔爾等人雖成功逃到街上,但不熟悉路況的他們挑到了死路,黨衛隊保安局也輕易地得重新逮捕三人。


福煦大道84號(84 Avenue Foch)曾是黨衛隊保安局在巴黎的總部,也是努爾被囚禁的地點

儘管發生了前述驚險的逃脫事件,巴黎納粹黨衛隊保安局仍不願將努爾送走,因為那樣她可能兇多吉少。基佛要求努爾簽署一份同意書,承諾其不會再嘗試逃脫,但努爾拒絕簽署這樣的聲明。基佛只得將努爾送往德國普福爾茨海姆(Pforzheim)的監獄,努爾也成為第一位被送致德國監獄的英國特務。努爾被當作危險人物對待,努爾必需隨時被拷上手拷與腳鐐,且不得與其他囚犯接觸。根據典獄長威廉‧克勞士(Wilheim Krauss)的證詞,努爾依然拒絕配合,但其他囚犯在晚間常聽到努爾的哭聲。被努爾的堅毅所感動,克勞士違反了上層的規定,多次私下與努爾閒聊,但因語言隔閡,兩人的交流非常困難。不屈不撓的努爾仍不放過一絲機會,其他囚犯在監獄的錫杯中發現了努爾的名字與其母親住家的地址。

1944年九月十一日,努爾與另外三名英國的女特務被送往達豪集中營(Konzentrationslager Dachau),兩天後被槍決。一名荷蘭籍的倖存者稱,努爾可能在槍決前就遭黨衛隊毆打致死。努爾死時僅三十歲。


達豪集中營的鐵門,門上之德文標語為"Arbeit macht frei",意為「工作將帶給你自由」


疑似將努爾毆打致死的黨衛隊隊員威廉‧魯伯特(Wilhelm Ruppert),魯伯特在戰後被盟軍判以戰爭罪刑,並於1946年五月二十九遭盟軍吊死

在二戰結束後,努爾被英國追贈喬治十字勳章(George Cross),被法國追贈戰爭十字勳章(Croix de guerre),喬治十字勳章是英國贈予非從軍公民之最高表彰。



 英國喬治十字勳章

努爾堅定的意志與信念,讓她成為與侵略者作戰的和平主義者、翻牆越獄的文弱女子、不斷說謊的蘇菲穆斯林、撐過酷刑的文學家、不走漏一絲風聲的俘虜。

英國空軍紀念館(Air Forces Memorial),刻印有努爾姓名的石牆,此類石版是用以紀念在戰爭中犧牲且屍首下落不明者

在如今社會仍無法定位誰是穆斯林或是穆斯林女性的當下,努爾的故事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過去,當代偉大穆斯林女性的故事,並不常被述說,而努爾的故事也被好萊塢所忽略,但這不代表偉大的穆斯林女性並不存在。如今,她的過去又被重新揭露。伊納雅特‧可汗的後裔與美國穆斯林合作,將努爾的故事製作成記錄片。努爾傳記的電影版權也被印度導演買下。

努爾與西方密切的關係,也提醒了我們穆斯林全球性,穆斯林包含了全球幾乎四分之一的人口,其中自然不泛西方出身者。她讓我們不會忘記,穆斯林不只中東人、不只有仇視西方者、更不只極端主義者。穆斯林包括了各類人種、穆斯林包括了女權運動者、穆斯林包括了對抗恐怖主義的軍人或反恐專家。或更簡單的說,穆斯林就是人類的一份子,包含了善人與惡人。而努爾的故事,更能讓人完整的了解,穆斯林到底是什麼人。

 英國皇家郵政(Royal Mail)於2014發行的努爾紀念遊票

مع السلام

Friday 23 January 2015

從古代的穆罕默德畫像,探討當前穆斯林的文化、政治與情感包袱

因應最近《查理周刊》槍擊案事件,本文將論述描繪先知是否違背伊斯蘭教義,並從此一問題探討當前穆斯林的文化、政治與情感包袱,以及穆斯林大眾如何成為這些包袱最大的受害者。

蘇丹裔漫畫家哈利德‧阿爾─拜赫(خالد البيه)在《查理週刊》槍擊案後所繪之作品,刻劃了穆斯林大眾夾在激進份子與穆斯林仇視者中的兩難處境


十四世紀穆斯林畫家伊本‧庫圖比(ابن الكتبي)於文化研究著作古世紀遺產(کتاب الآثار الباقية عن القرون الخالية)上,描繪先知穆罕默德(ﷺ)向早期的改宗者講道

伊斯蘭是否禁止描繪先知?最簡短的答案是否定的。《可蘭經》從未明示禁止人像描繪,而僅在第五章的第87-92節與第二十一章的的第51-52節否定偶像崇拜。而否定偶像崇拜的理由也相當容易理解,因為在伊斯蘭創始時,信奉多神、偶像崇拜的古萊氏族(قريش)曾嚴厲打壓與迫害穆斯林,作為新興宗教的伊斯蘭自然往不同取向發展。

即使在《聖訓》,或更精確的說,"先知穆罕默德(ﷺ)語錄"(حديث نبوي)中,也沒有明確的禁止人像描繪的內容。古代伊斯蘭法(شريعة إسلامية)的記錄,也沒有教法詮釋(فتوى)明定禁止人像描繪,也沒有禁止描繪先知穆罕默德(ﷺ)。事實上,在九世紀穆斯林學者阿布‧汗尼法‧迪納瓦尼(أبو حنيفة الدينوري)與伊本‧瓦希德(ابن وحشية)的記載中,都明確提到了"先知穆罕默德(ﷺ)的畫像"。在他們的著作中,提到兩名麥加的人拜訪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Heraclius),希拉克略則給予麥加人觀賞一個櫥櫃,該櫥櫃據說是從亞歷山大大帝傳下,由神所創造,且其中包含了眾先知的畫像。麥加人驚訝的發現,櫥櫃最上層是先知穆罕默德(ﷺ)的畫像



十四世紀史學家拉希德丁‧塔比布(رشيد الدين طبيب)著作《歷史合集》(جامع التواريخ),先知穆罕默德(ﷺ)會見僧侶巴希拉(بحيرى)的插圖

禁止人像描繪的教法詮釋,一直要到近代才開始出現。其中描述最直接的法令,是來自惡名昭彰的極端組織塔利斑,在2001年的法令。在塔利斑的法令中,他們下令摧毀阿富汗所有非伊斯蘭的神像與神殿,而該道法令的目的,主要是為摧毀知名的巴米揚大佛(بت های باميان)。塔利斑的作法引起了許多人對穆斯林的非議。但許多人常忽略的是,在被塔利斑摧毀前,巴米揚大佛於穆斯林統治下長存超過千年之久,而與塔利斑敵對的伊斯蘭團結黨(حزب وحدت اسلامی افغانستان),更曾駐軍保衛巴米揚大佛,直到他們最終遭塔利斑擊敗為止。

 
 保衛巴米揚大佛的伊斯蘭團結黨民兵


即使是塔利斑十分近代的法令,他們仍未提到如何對待先知的畫像或雕像。事實上,十九世紀埃及的伊斯蘭法學家與改革運動者穆罕默德‧阿布都(محمد عبده),也視先知的畫像具有教育意義。

總結來說,在近代以前,無法找到任何禁止描繪先知穆罕默德(ﷺ)畫像的伊斯蘭文獻。我們還能找到現存許多由過往穆斯林所繪製,先知穆罕默德(ﷺ)的畫像,作者包括了素尼派(أهل السنة)與什葉派(الشيعة),作品多來自今日的土耳其、伊拉克與伊朗。即使近十年來關於描繪先知穆罕默德(ﷺ)畫像的議題,總是爭論不休。但回顧過去的歷史,我們更能以事實而非意識型態去了解這個議題。

十二世紀在阿富汗赫拉特(هرات)出版的《歷史與記事合集》(مجمل‌التواریخ و القصص),先知穆罕默德(ﷺ)騎乘在駱駝上,並由其追隨者所圍繞。

文化會隨時間所改變,對先知穆罕默德(ﷺ)的描繪也是如此,在早期先知穆罕默德(ﷺ)的畫像中,先知穆罕默德(ﷺ)多被天使或追隨者所圍繞,意示著先知作為人類的信使,但接受天使神性的啟發。在稍後的作品中,先知穆罕默德(ﷺ)則常被與其他伊斯蘭先知所描繪在一起,包括了穆沙(موسى,即猶太教與基督教中之摩西)與以撒(عيسى,即基督教中之耶穌)。



《古世紀遺產(کتاب الآثار الباقية عن القرون الخالية)中,騎乘駱駝的先知穆罕默德(ﷺ)與以撒(耶穌)

在十六世紀後, 素尼派與什葉派對先知穆罕默德(ﷺ)的描繪皆出現重大的改變,先知穆罕默德(ﷺ)的臉龐被布幔遮蔽,而其身後則出現金光或烈焰,強調其精神而表徵上的特質。

 十六世紀,伊朗繪本描繪先知穆罕默德(ﷺ)登上七重天(المعراج),其臉龐被布幔遮蔽

十六世紀末由鄂圖曼人所著的《先知傳》(سير النبي),其插圖中的先知穆罕默德(ﷺ)同樣不見臉龐。

在今日的世界,穆斯林往往不使用圖像來描繪先知穆罕默德(ﷺ),多以書法來象徵先知穆罕默德(ﷺ),也有以玫瑰作象徵者。



 土耳其艾迪內(Edirne)一清真寺內,以阿拉伯書法書寫之先知穆罕默德(ﷺ)姓名



 一宗教性之電腦桌布,右邊紅色阿文書法之內容為"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محمد رسول الله)

不論是有臉的繪畫、無臉的繪畫、書法,還是玫瑰,雖然我們能看到穆斯林逐漸以抽象象徵來描繪先知穆罕默德(ﷺ)的傾向。但不論何種描繪,描繪本身並不是問題,或至少在近代以前不是。重點是穆斯林不會將這些象徵,當作偶像去膜拜。回過頭來,反觀部份穆斯林對《查理周刊》漫畫的反應,是不是存在著一種矛盾呢?

當然,我們可以爭論,過去穆斯林對先知穆罕默德(ﷺ)的描繪,並沒有嘲諷意函,但《查理周刊》的漫畫卻是有的。同樣的,我們在回到伊斯蘭基礎的《可蘭經》,去探討伊斯蘭如何應該嘲諷與詆毀其信仰的人們。以下是影片是個人在2012年反伊斯蘭影片《穆斯林的無知》(Innocence of Muslims)事件爆發時,所翻譯沙烏阿拉姆媒體(آرام للإنتاج)之影片。


 影片中所引用的是《可蘭經》第四章第140節:「當你聽到神的訊息不被承認,或甚至被嘲弄,不要與那些人同座,直到他們改變話題為止」" وقد نزل عليكم في الكتاب ان اذا سمعتم ايات الله يكفر بها ويستهزا بها فلا تقعدوا معهم حتى يخوضوا في حديث غيره"

是的,《可蘭經》沒有指引穆斯林去攻擊或甚至是殺害嘲諷他們信仰的人,唯一說的就是"不與其同座"。

同樣的,讓我們回顧過去的歷史,看古代穆斯林的應對。當先知穆罕默德(ﷺ)初在麥加宣教,一名信奉多神的老婦每日都會對先知投擲垃圾,但先知從未正面回應。有一天,老婦突然不再對先知丟擲垃圾了,先知詢問後,知道是老婦生病了,就登門拜訪並祈禱其康復。又有一次,有穆斯林呼籲要咒詛偶像崇拜者先知穆罕默德(ﷺ)答說:「我不是來咒詛他人,而是為仁慈而來。」(إني لم أبعث لعانا وإنما بعثت رحمة)。

當然,我們可以爭論,以先知的言行作為標準,對一般穆斯林來說太過嚴苛。那我們可以回過頭來看,過往的穆斯林是如何對待批評伊斯蘭傳統者。伊斯蘭早期知名的批評伊斯蘭傳統者有二,其一是八到九世紀伊朗學者伊本‧拉萬迪(ابن راوندی),伊本‧拉萬迪本為什葉派穆斯林,後來放棄信仰,成為宗教懷疑論者。伊本‧拉萬迪主張,人們可依靠理智發展學問與做出判斷,而無需先知的指引,若人們依理智作出之省思,與先知思想相違背,則人們無需遵從先知。伊本‧拉萬迪也稱,穆斯林所流傳之宗教奇蹟也不可信,因為這些奇蹟最早只是出自非常少數人之口中。伊本‧拉萬迪也批評朝聖麥加不具實質意義。儘管伊本‧拉萬迪拒絕了伊斯蘭的信仰,並沒有任何刺客去造訪他,他也活至84歲的高齡才過世。


八到九世紀伊朗學者伊本‧拉萬迪(ابن راوندی),僅管他放棄伊斯蘭信仰,並以宗教懷疑論來批評伊斯蘭傳統,他的生命並未受威脅,並在伊朗安享至84歲的高齡

另一位知名批評伊斯蘭傳統者,是十到十一世紀,敘利亞的理性主義者兼自然神論者,阿布‧阿萊‧馬艾里(أبو العلاء المعري,以下稱阿爾‧馬艾里)。由於當時許多當權者,皆利用宗教來達成政治目標,不滿的阿爾‧馬艾里稱宗教只是「古人發明的迷信」(خرافة ابتدعها القدماء),且「除鼓動無知大眾外,別無他用。」阿爾‧馬艾里對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同樣批判,他反宗教的態度明白反映在其詩作中:「這世界上有兩種人:有心智而無宗教者,以及宗教而無心智。」(اثنان أهل الأرض : ذو عقــلٍ بلا ديــن وآخر ديِّنٌ لا عقل لهْ)當時的人曾蜂擁而至的去拜訪阿爾‧馬艾里,那些人不是刺客,不是說要抗議褻瀆神的示威群眾,而是向其求學的穆斯林學生、或與之討論的穆斯林學者。阿爾‧馬艾里曾在巴格達(بغداد)講學,喪母後回鄉隱居,但仍廣受當時人們的尊敬。

阿布‧阿萊‧馬艾里(أبو العلاء المعري),十到十一世紀的阿拉伯盲人哲學家、詩人作家與反宗教論者,馬艾里因罹患天花而失明

儘管阿爾‧馬艾里的反宗教觀點,他仍因偉大的學術成就而被敘利亞人敬仰,並為其樹立雕像與博物館。但就在2013年,阿爾‧馬艾里的故鄉遭努斯拉陣線攻佔,其雕像遭砍頭,博物館遭劫掠。其雕像遭砍頭的原因不明,除其反宗教觀點外,也有人稱阿爾‧馬艾里被誤認為什葉派、或被認為與敘總統阿薩德與血緣關係。伊本‧拉萬迪與阿爾‧馬艾里的故事,又一次的展現,過去與現代的對比與矛盾。


阿爾‧馬艾里故鄉馬艾拉特‧努阿曼(معرة النعمان)於2013年遭叛軍攻陷,其雕像遭斬首

類似的矛盾還有許多,在沙烏地阿拉伯伊朗,陌生男女在公共場合多被隔離。但在麥加,自伊斯蘭創始以來未曾中斷,習俗亙古不變的朝聖(حج)中,男女是一同朝聖的。


在沙烏地阿拉伯,於麥當勞分開購物的男女

在麥加共同朝聖的穆斯林男女

在現代一些穆斯林社群,女性不被期望工作,而被期望擔任家庭主婦,但在伊斯蘭草創之初,許多穆斯林女性卻曾上戰場領軍作戰




在約旦,以早期穆斯林女將領哈舞拉‧賓特‧阿爾─阿茲瓦爾(خولة بنت الأزور)為主題之紀念郵票

類似的矛盾還有許多,《可蘭經》揭示:「宗教無強迫(2:256)」(لا إكراه في دين)並稱猶太人與基督徒是受保障的「有經者」(أهل الكتاب),揭示:「他們會從他們的主,得到應得的報酬(3:199)」(أُوْلَـئِكَ لَهُمْ أَجْرُهُمْ عِندَ رَبِّهِمْ)。在第一次十字軍進攻安提阿(انطاكية)時,安提阿多數的居民仍是基督徒,儘管當地已由穆斯林統治超過四百年之久。反觀現在的激端組織,不但對其他教徒極不寬容,其他穆斯林也難以倖免。ISIS在所攻佔之處,都會要求當地所有的伊斯蘭教長對他們宣誓效忠,不服者即處決。在ISIS攻佔摩蘇爾(الموصل)後不久,即處決了當地十三名教長。摩蘇爾大學(جامعة الموصل)的法學教授馬赫穆德‧阿薩里(محمود العسلي),因為反對ISIS對基督徒的迫害,而被處決。事實上,根據2011年美國國家反恐局(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Center)的報告,2006年至2011年,穆斯林佔了恐怖攻擊罹難者的82%到97%,其中包括3245名阿富汗人、2958名伊拉克人、2038名巴基斯坦人與1013名索馬利亞人。相較之下,在西方國家的恐怖攻擊,雖然得到媒體的大篇幅報導,但是西方國家的死傷,與穆斯林國家的死傷是完全無法比擬的。是的,極端主義與恐怖組織,不是伊斯蘭與西方世界的衝突,而是穆斯林殺穆斯林、穆斯林迫害穆斯林。

距離《查理周刊》槍擊案僅僅數天,奈及利亞的叛軍組織博科‧哈拉姆(Boko Haram)就在穆斯林城鎮巴加(Baga)發動大屠殺,殺害了超過兩千人,當然,罹難者多數都是穆斯林。

根據2014年全球恐怖主義指標(Global Terrorism Index)統計,超過82%的恐怖攻擊都發生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奈及利亞與敘利亞,這五個國家都包含眾多的穆斯林人口。

2014年11月,奈及利亞北部卡諾市(Kano)的清真寺遭博科‧哈拉姆(Boko Haram)襲擊,超過百人遇害

為什麼會有這些矛盾?因為宗教的體現,從不只是宗教文獻的衍生而已,還包括了其與文化、社會、政治與經濟等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在不同的因素下,信徒也做出不同的表現與實踐。《可蘭經》、《新約聖經》與《舊約聖經》三者中,只有《舊約聖經》出現了石擊致死的懲罰,可石擊致死的罪狀包括了"具超自然能力或巫術"(利未記 20:27)、"咒詛神"(利未記 24:10-16)、"偶像崇拜"(申命記 17:2-7)、"誘使他人做偶像崇拜"(申命記 13:7-12)、"女子遭玷污卻未哭叫"(申命記 22:24)、"反抗雙親"(申命記 21:18-21)、"不是處女卻假裝處女結婚"(申命記22:13–21)以及"男子與已訂婚女子通姦(申命記22:23–24)"等等。儘管有《舊約聖經》上述清清楚楚的內文,今日多數的天主教徒、基督徒與猶太人卻不同意石擊致死的懲罰。相反的,石擊致死在今日仍存在於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的律法中。可以想像,石擊致死是中東遠古的懲罰方式,雖然其在《可蘭經》中從未出現,但就跟禁止描繪穆罕默德或是兩性隔離一樣,由後來的穆斯林,將這些他們社會文化中的元素,給融入宗教。

更甚者,政治意識型態也常常被融入宗教,就如緬甸2012到2013年的反穆斯林暴動,雖然攻擊者多是佛教徒,諸如阿欣威拉杜(Ashin Wirathu)等僧侶也不斷鼓吹反穆斯林言論,上百名穆斯林也遭殺害。但我們知道,那不是佛教教義的一部份,而是一些緬甸人,將民族主義給融入宗教。事實上,馬來西亞的巫統在這點上也如出一轍。

2013年,緬甸中部的密鐵拉(Meiktila)鎮,受攻擊後的清真寺與穆斯林住區

在近代,一些人也將自己的政治意識型態加在伊斯蘭上,甚至造成今日上萬穆斯林罹難的武裝衝突。這在伊斯蘭歷史上也曾發生過,在七世紀,第四代哈里發阿里(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與貴族穆阿威亞(معاوية بن أبي سفيان)發生政爭時,由於阿里戰況不利一群士兵就叛變,並逼迫阿里與穆阿威亞和談。然而,和談的結果卻是阿里讓出哈里發,感到不利的士兵決定背叛阿里,並宣稱哈里發不是神的代言人,也宣稱不認同他們者皆是異教徒。這批人在歷史上被稱作"哈里吉"(الخارجية,意為"走出者",指"走出伊斯蘭主流者")。哈里吉同時與穆阿威亞跟阿里敵對,並成功的暗殺了阿里,穆阿威亞雖也被暗殺但幸運生還。哈里吉存在了數個世紀之久,不斷攻擊穆斯林的城鎮,但他們沒有攻陷任何一個主要的穆斯林城市。但在九世紀時,因為阿拔斯朝的暴政,哈里吉再度崛起並引發動亂,但最後又被軍隊所鎮壓了下來。之後中東的政治情勢讓里吉無從發展,他們便開始衰弱,其中一些人重新回復了溫和的教義詮釋,成為了今日阿曼伊巴迪教派(الاباضية)的起源。

 一些穆斯林學者,將今日的ISIS比作哈里吉,但問題是,為何昔日的哈里吉不能攻佔任何一個主要的穆斯林城市,但今日的ISIS卻能攻佔摩蘇爾?答案是,畸形的政治環境造就了畸形的激端組織崛起。美國入侵伊拉克、海灣諸國與伊朗的對立,以及敘利亞內戰的種種,都促成了ISIS的崛起。在伊拉克內戰或ISIS崛起後,不少人都誤以為這是素尼派與什葉派的長期紛爭所致,但其實不然,下面是一張2005年與2007年巴格達素尼派與什葉派的住區分佈圖。

如圖所示,原本大片的什葉與素尼混居區,在兩年間快速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什葉與素尼分區居住的現象。美軍入侵後,海珊政權崩潰所產生的政治真空,為伊朗與海灣諸國在伊拉克開闢了新戰場,伊朗與海灣諸國遂各自扶植其友好派系,互相敵對,最終演變成伊拉克什葉與素尼對立的狀況。

更甚者,個人情感也可以被帶入宗教。回顧去年年底,在雪梨挾持人質,自稱支持ISIS的曼‧哈洛‧莫里斯(Man Haron Monis),他與妻子離婚因安全因素不得與其前妻與小孩見面、有一系列暴力與性犯罪前科、自稱伊斯蘭教長但沒有追隨者、遭當地穆斯林一併排擠。對生活如此絕望的人,有什麼方法能宣洩他的情感?我們後來也看到了。就像2010年三月,人類學家亞特蘭(Scott Atran)在參議院上所指出的一般:『啟發今日世界上最駭人恐怖份子,並不是《可蘭經》或是宗教教育,而是自覺能從朋友眼中獲得尊重與榮譽感,並因此活動來得到興奮感。』

根據法國一智庫的調查,法國加入ISIS者,有過半數都是最進才改宗,或是具法國血統,且並非來自具深厚宗教傳統的家庭,最好的例子,就是曾出現在砍人頭影片上的馬克希姆‧胡達德(Maxime Hauchard)與米開揚‧多斯桑托斯(Mickael dos Santos),他們一個本來是比薩外送員,另一個本是狂熱天主教徒,他們在影片中砍的是敘利亞人的人頭,很有可能是穆斯林的人頭。

ISIS殺害敘利亞人的劊子手克希姆‧胡達德(Maxime Hauchard)與米開揚‧多斯桑托斯(Mickael dos Santos),他們一人本來是比薩外送員,另一個本是狂熱天主教徒

法國中東史學家尚─皮爾‧費魯(Jean-Pierre Filiu)表示,ISIS具大量改宗者並不意外。「ISIS與伊斯蘭沒有關係。」費魯稱:「我們一直堅稱這是個宗教現象,但這是政治現象。ISIS殺害其他的穆斯林...他們有著末日幻想般的論調,就像許多網路族群一樣,這是Facebook世代的產物。」

許多穆斯林也站出來,去對抗極端主義者或是其他劫持他們宗教的勢力,最近法國就出現兩個,一個是聞訊《查理周刊》槍擊案,趕赴支援卻不幸身亡的艾哈邁德‧米拉巴特(أحمد مرابط)。另一是拉撒納‧巴堤里(لاسانا باتيلي),巴堤里在嫌犯攻擊猶太超商時,幫助六名顧客躲藏,令其倖免於難。

艾哈邁德‧米拉巴特(أحمد مرابط)拉撒納‧巴堤里(لاسانا باتيلي)在兩起法國的攻擊事件,都勇於起身,對抗極端主義者,米拉巴特更因此犧牲。


在巴基斯坦,於塔利斑針對學校與女學生一系列的攻擊,一些巴基斯坦人製作了該國第一部女超級英雄動畫《蒙面復仇者》(Burka Avenger),主旨在描寫一名蒙面女老師保護學校與學生,並對抗欲破壞學校的巫師(暗指塔利斑)。


同樣在巴基斯坦,在一起對基督徒的攻擊事件,拉合爾(لاہور)有超過兩百名穆斯林前往當地教堂,聲援基督徒並譴責極端主義。

在沙烏地阿拉伯,穆斯林女權運動者曼娜‧夏利夫(منال الشريف),積極抗爭沙烏地不允女性駕車的不公待遇,也為在沙烏地工作的貧困女性外勞發聲。

沙烏地穆斯林女權運動者曼娜‧夏利夫(منال الشريف)

美籍伊朗裔穆斯林愛努莎‧安薩里(انوشه انصاری),在2006年成為第一名穆斯林女性太空人,登上太空後,她呼籲中東的女性"也要勇於追求夢想"。
美籍伊朗裔穆斯林愛努莎‧安薩里(انوشه انصاری),世界第一名穆斯林女性太空人

在阿富汗,許多伊斯蘭教長因反對塔利斑手段,而遭殺害,但仍有許多後繼者繼續反對塔利斑。

在阿富汗,許多女性加入軍警,其中最悲壯的例子是馬拉萊‧卡卡爾(ملالی کاکر)。卡卡爾是阿富汗第一名女警官,並因積極對抗塔利斑而在2008年遭到暗殺,但她一張戴面紗持槍的照片,卻被英國極右派拿來恐嚇大眾與鼓吹面紗禁令。卡卡爾曾說:「我沒有被迫戴面紗,我老公與警方都沒有如此要求。我想戴面紗是因為這樣我有更多機會。」
卡卡爾的照片遭極右派盜用來恐嚇大眾與鼓吹面紗禁令,該照片的加拿大攝影師拉娜‧史萊齊克(Lana Slezic)則對此感到震怒

在埃及,革命後政治動蕩,有極端主義者趁機攻擊基督徒,便有大批示威者聲援基督徒,手持《可蘭經》與十字架,並願義務保衛教堂。

埃及出身的記者莫娜‧阿爾─塔哈威(منى الطحاوى),塔哈威不但為穆斯林女權發聲,也對抗針對穆斯林的歧視與刻板印象,阿爾─塔哈威在以下影片反駁了部份媒體對穆斯林的偏頗呈現。
 最後一部影片又點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即便穆斯林人口眾多,佔了當前全球幾乎四分之一人口,而且文化又因地迥異,但在常在媒體上出現的"穆斯林"又是誰?我想我們都知道答案。以下就隨便挑兩則新聞報導做例子:

http://newtalk.tw/news/2015/01/21/56072.html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46444

在兩篇報導中,罹難者的"穆斯林"身份都遭到了忽略,而極端組織的"伊斯蘭"特質卻得到了強調。這種偏頗的論述,除了不瞭解以外,更多時候是受到部份西方媒體的誤導,基本上是臺灣媒體在這議題上已算相對中立。但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恐怖主義最大的受害者是穆斯林,比起媒體上所謂的"伊斯蘭"武裝暴徒,這些被害的穆斯林,是否更接近一般的穆斯林呢?

在《查理周刊》後,法國與德國已各有一名穆斯林遭亂刀砍死,其中住在法國的穆罕默德‧馬古利(محمد المقولى)更在其妻前遭亂刀砍死。

現在我們所目擊的,真的是像一些極右派所宣稱的“西方世界與伊斯蘭的戰爭”嗎?還是穆斯林大眾,正作為極端主義與穆斯林仇視者對立下的犧牲品

2014年10月,巴格達,在炸彈攻擊後經過案發現場的伊拉克女童

2015年1月,德國的反穆斯林示威者

內文參考資料:
http://www.aljazeera.com/indepth/opinion/2015/01/would-prophet-muhammad-say-je-su-20151146331116908.html
http://observers.france24.com/ar/content/20130214-%D8%A7%D9%84%D8%AC%D9%87%D8%A7%D8%AF%D9%8A%D9%88%D9%86-%D9%8A%D9%82%D8%B7%D8%B9%D9%88%D9%86-%D8%B1%D8%A3%D8%B3-%D8%AA%D9%85%D8%AB%D8%A7%D9%84-%D8%A7%D9%84%D8%B4%D8%A7%D8%B9%D8%B1-%D8%A7%D9%84%D8%B3%D9%88%D8%B1%D9%8A-%D8%A3%D8%A8%D9%88-%D8%A7%D9%84%D8%B9%D9%84%D8%A7%D8%A1-%D8%A7%D9%84%D9%85%D8%B9%D8%B1%D9%8A 
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4/08/12/why-muslims-hate-terrorism-more.html 
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world/middle-east/war-with-isis-a-catholic-convert-and-a-pizza-delivery-man-reveal-the-disturbing-face-of-french-jihadists-9874092.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x-yt-cl=84503534&v=L9VtHl861Hs&x-yt-ts=1421914688 
http://www.bbc.com/news/world-africa-30266868
http://vaticaninsider.lastampa.it/en/world-news/detail/articolo/iraq-irak-irak-35380/
http://vaticaninsider.lastampa.it/en/world-news/detail/articolo/iraq-irak-irak-35380/
http://library.islamweb.net/newlibrary/display_book.php?flag=1&bk_no=79&ID=11559
http://www.alim.org/library/biography/khalifa/content/KUT/5/5
http://www.newsweek.com/koran-does-not-forbid-images-prophet-298298
http://www.telegraph.co.uk/women/womens-life/11312549/Muslim-womens-bodies-the-sexiest-property-in-2014.html 

مع السلام